高等教育论文发表浅谈大学生公民素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3-08-07浏览:

  摘要 当今社会,国民素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度,更是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肩负着国家兴盛大任的大学生的公民素质高低与否,更是当前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公民素质缺失的原因,以及改变此现状的途径,用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现代公民意识。文章发表在《江苏高教》上,是高等教育论文发表范文。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公民素质 缺失原因 提升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整个社会的公民的公民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公民素质是指一种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的,较为稳定的,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公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大学生的公民素质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如果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他们就能以其自身的优势融入社会生活,直接影响其他公民的行为和公民素质,进而可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性

  公民素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衡量标准,是一个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公民素质是同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同时又会对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各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我国一直强调深化改革,而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则是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对人素质要求的提高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公民素质不再仅仅是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成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总书记也强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把提高全民素质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同时要求通过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和生态文明等各项事业进一步改革创新。从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来看,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

  二、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

  鉴于现今的大学生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公民群体,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可以用来影响全体公民的素质,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逐步提高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因此,了解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以及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公民素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大学生公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法制素质等方面。当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总体来讲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在道德素质方面,大部分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也经常和父母进行沟通,家庭关系都还算和谐。但是在社会公德方面会体现出很多大学生却体现出冷漠的一面,例如对很多应该伸手去帮助他人的时候,却不会去做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方面大学生应该加强提高,改变自己理念里很多冷漠的部分。只有这个特殊群体做好了,才能去改变他人的做法,才能真正的改变整个社会。而对于大学生的法制素质方面,大学生显然是做得不够的。整体上来说,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的比较薄弱。这需要法制工作者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法制的不良状况,同时也需要教育者给予大学生更多正面的引导,改善大学生在法制方面的知识,不至于沦为“法盲”。

  而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素质也是较低的。参加选举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选举是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政治参与意识则决定了公民参与选举的态度和行为,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参与任何政治选举。由以上现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大学生的公民素质还是有待提高的 。总体上在公民素质这方面,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法治观念;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公民文化素质不强;政治法律素质意识不强。在很多应该实行自我权利的时候,他们没有积极的参与;而在很多应该尽其义务的地方,他们也没有去做好自己相应的义务。 所以,我国大学生的公民素质还是应该需要提高的。

  三、影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因素分析

  (一)学校公民教育的缺位

  我国现在的在校大学生以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公民教育,进入大学后虽然接受过法律法规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其中都涉及到公民教育,但这方面知识还比较零碎,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长期性 。非此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对此类教育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从来不加以重视;而此类专业的学生则只停留在表面的状态,或者只是抱着接受书本知识的态度,而非真正的学以致用,真正去上心。在大学教育中,没有把公民能力教育和实践作为重点的教育内容。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公民素质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前民主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先进文化的有力传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提高;但同时,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不完善部分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社会公民素质的发展。随着经济主体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多元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转变,重视眼前的利益和物质享受;随着多元文化的增加,慢慢的丰富了人们的价值观。而大学生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驱使下,他们的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王沪宁教授将变化中的公民政治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一是中国公民的政治敏感性,即政治意识较高;二是公民的政治认同低,缺乏认同对象;三是政治知识差,即对政治体系认识差;四是政治感情淡薄,即公民缺乏对政治体现及其权威的归属感、眷感。这也是大学生公民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

  四、提升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途径

  鉴于以上对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我们应该着手于对大学生公民素质提升的途径。如何提升大学生公民素质也成了眼下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上,主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课内的公民教育   大学生都是在校园里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所以得道的课内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公民素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也是我们应该好好利用的一个渠道,通过适当的课内教育,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而在这方面,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式来实现:一是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保证公民素质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二是通过专业课和选修课来实现。在大学里,专业种类齐全,通过各专业的学习的结合有助于对公民素质教育的。三是通过加强教师素质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良好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反之,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良好的品格,则同样会影响到学生良好的行为品格的培养。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

  要使事物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光是理论上的教育是不够的,这还需要与实践的良好的结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提高。和理论知识相比较,公民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理解,而且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可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业余活动进行各种类型的实践,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用以提高公民素质。

  (三)加强家庭教育的榜样作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参与方面,家庭公民素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也是学生学习和参照的榜样。家庭对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榜样作用,对子女自身的公民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庭方面起了好的榜样作用,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提高方面是不可忽视的。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须知:《江苏高教》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大16开,160页,主编顾冠华,副主编邱梅生、沈广斌,目前编辑部有编审(顾冠华、邱梅生)两名、副编审(沈广斌、肖地生)两名。刊物由江苏省高教局创办于1985年1月,初为季刊,内部发行;1986年1月改为双月刊,1987年1月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刊物合并到江苏教育报刊社,开本改为大16开,页码增加。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浅谈大学生公民素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aodengjiaoyu/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