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振兴逻辑及在学徒培育中的路径探索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21-11-13浏览:

  摘要:从历史视角、发展新契机及振兴路径三个维度对工匠精神的振兴逻辑进行分析。工匠精神的回归具有时代价值;从历史视角来探索工匠精神的生成逻辑,进而得出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对职业精神的升华;从理论视角分析了工匠精神振兴的人才保障;从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的模式中探寻工匠精神振兴的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振兴逻辑;发展新契机

  从《大国工匠》系列片热播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个信号展示了国家层面对工匠培育的重視,从2016年到2019年连续四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培育中国工匠、厚植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战略思想。尤其是以工匠精神为培育内容的劳育观,这对学徒培育提出更高更切实地要求。

  一、工匠精神生成逻辑:历史视角

  工匠精神生成有两条线,一条线是明线,是工艺技术的发源与演进,这是外显之道;另一条线是暗线,是工匠精神的形成与传承,这是内隐之道。外显之道与内隐之道交织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当前更体现在从中国智造内涵建设、速度与质量及从产品数量向树立品牌的转变之中。

  (一)工艺技术的发源

  工匠精神的萌芽有史可考的最早可以追溯到4300年前。“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记录了舜在黄河边制作的陶器没有次品,这是最早记录工匠精神的历史。

  早期经典《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手工业工种的产品行规和制作工艺的规范,它是世界上一部最早、最翔实的科学技术文献,它是我国第一部工艺技术规范专著。《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大量先秦时期手工业发展技术,是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记述了金工等30个工种的内容,这些智慧的人创造事物并记载下来。

  农耕社会更是涌现了许多祖师级的能工巧匠,木匠祖师鲁班、豆腐祖师乐毅等等,还有现在还在使用的都江堰制造者李冰父子、对文化传播具有里程碑贡献的发明者蔡伦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的工匠在科技史上留下了永世功勋。

  (二)工艺技术的典籍

  文字广泛运用之前,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经过“口传身授”的模式传播。文字的出现、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等因素打破官府文化的垄断、百家争鸣思想的解放等等为工艺技术的发展、为科技典籍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艺技术的演进史从典籍中可以一斑窥豹。

  以《墨子·备城门》等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是工艺技术迅速发展期。秦汉时期尤其是到了汉武帝之后,工匠和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水部式》《敦煌水渠》《水轮赋》等水利法规和水利机械等典籍,为当时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宋元时期《北山酒经》《糖霜谱》《熬波图》《陶记》《河防通议》等工艺典籍,开创了中国许多领域的第一和世界最早。明清时期更是迎来了工程技术和工艺技术的大集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20世纪4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古代科学典籍都是研究工艺技术、工匠精神的很好素材。这些典籍展现了历代匠人精湛的匠艺、敬业专注的匠心、极致创新的匠魂。

  二、“工匠精神”振兴的新契机:理论视角

  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工匠精神的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再次提出在城乡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在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政策相应落地,职业院校成为培育劳动技能、传承工匠精神的基地,这次职业院校扩招制度为100万人走进高等教育打开了这扇门。

  新型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兴起,有效地根据产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利用企业、学校、产业合作平台,培育这一产业体系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供给侧。“现代学徒制开启了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岗位育人、工学交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成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手段和重要载体。

  三、工匠精神振兴的路径

  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的模式。学徒制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体现出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还可以构建市场需要的人力资源、构建行业订立标准、构建校企共同育人平台等等,实现市场需求引导,行业制定标准提供给学校更现实更高质量的培育要求。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有效地促进了青年的成才与就业,也能满足企业的预就业和岗前培训,同时对国家的维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婷.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载体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5):18-23.

  本文系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三全育人视阈下实施课程育人工程的探索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jyxm0434。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工匠精神的振兴逻辑及在学徒培育中的路径探索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aodengjiaoyu/6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