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结构的颠覆性影响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9-02-25浏览:

  [摘要]人工智能正以超越人类预想的速度发展,颠覆性地改变着许多行业和领域,教育也不例外。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管理结构、形式结构和专业结构将会发生巨大的变革。取消专科教育、精简高校行政部门、政府唯一办学、回归通识教育等教育方针将会实现。改革无法避免,直面迎接才是出路。未来发展中我们只有重视、跟进和把握此次技术革命,才能开辟出全新的道路,在未来赢得先机。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结构;教育革命

高等教育论文投稿

  2016年3月,“AlphaGo”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这一事件成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并引发了全球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一轮热议。2016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科技部、中央网信办等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方案明确提出,2018年要建立含括人工智能产业、服务和体系在内的一系列标准,要培育大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并运用到市场当中。2017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培育新型产业,其中包括人工智能产业。首次将人工智能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本质属性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一词是由McCarthy在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主要是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结构出发,研究非程序的、适应性的、大脑风格的信息处理的本质和能力,在描述某类客观事实时带有情感和评价色彩。虽然此次会议的召开不是很成功,但它肯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并为后来人工智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的20余年间,大批科学工作者展开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言语发展能力等核心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此时的人工智能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对物质的感知和认知尚不明确,这个发展阶段被称之为智能计算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难以突破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桎梏,加之其不能产生效益,因此西方国家纷纷减少了对人工智能的投入,这是人工智能发展最低谷期。80年代后,日本政府对人工智能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其发展,美国受其影响,也在财政预算中拨付了数十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在庞大资金的支持下,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与经验的、模拟人类专家决策的程序系统问世,这个系统被称之为专家系统。此时的专家系统较之第一阶段而言,因其在计算的基础上增加了推理和判断技术,形成了相当的感知,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为智能感知阶段。然而,维护成本高和系统升级难的问题导致人工智能发展再次陷入低谷。1993年后,由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日渐成熟,科学工作者试图通过机器采集和分析已有的数据信息,并从数据中主动学习来获取新知识,这种技术的突破推动了人工智能主动学习,被称为主动学习阶段,也称为智能认知阶段。

  (二)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

  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的梳理,可以发现,智能技术的革新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识别、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的能力已成为了新的思考。但是,只要当新的技术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其本质属性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依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态势,可概括出人工智能具有以下本质属性:第一,人造性。目前聚焦的重点是人工智能的智能层面而往往忽视了其本质。应该看到,任何一种技术进步或技术革新都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成果,人工智能也不例外。未来,人工智能修理机器故障或其他故障可能出现常态化,但是这种常态化的推进是人类通过智慧实现,即人工智能无法脱离人类而单独存在,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第二,科技性。人工智能不是单纯的指向智能机器或智能工具,其最终目标是模拟和延伸人的智能,成为一种新的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计算并解决复杂问题,寻求最终答案。未来,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社会生活造成革命性的冲击,这场革命的本质表现为机器在知识收集、整理、分析、存储、执行和传播的优越性[3]。但是,不管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都是科技革命下的产物。第三,类人性。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都是借助大数据通过模拟人类大脑来实现的。也许在某些层面人工智能的上述能力比之人类展现出速度更快、准确率高、延伸更广的特点。但究其本质,依旧是模拟人而不是替代人,表现出的思维特性是固化性和机械性的,无法超越人类思维的整体性,也无法表现出人类思维所特有的创造性。是一种模拟人类思维的全新技术。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

  2016年10月,《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6 )》中指出,人工智能應用于教育领域的形式主要包括个性化辅导教学、智能测试、智能评价等[4]。自此之后,大量学者将视野投入到教育人工智能,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正向积极作用。刘清堂,毛刚等以智能发展为主线,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以智慧教育环境构建为核心,详细分析了当前最具代表性的感知系统智能技术的功能与特点,并得出数字化教学和自适应学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的结论[5]。闫志明,唐夏夏等界定了教育人工智能( EAI )的内涵,并通过智能导师辅助个性化教学、实时跟踪与反馈的智能测评和教育数据的挖掘与智能化分析等,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6]。马玉慧,柏茂林等则通过解读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关于《规划未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报告,根据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规划人工智能时代我国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教育管理者应培养人工智能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等建议[7]。

  推荐阅读:《上海教育评估研究》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现为季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研究教育评估的学术性期刊,也是国内第一份由专业教育评估机构主办的正式刊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结构的颠覆性影响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aodengjiaoyu/46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