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6-02-15浏览:次
微博是基于互联网交互技术的一种网络沟通交流平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影响着各个群体,尤其青年大学生。微博的产生使信息传播增加了一种途径——手机。微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手机和互联网的无缝对接。微博有利于发挥了高校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不利影响。
推荐期刊:《高校后勤研究》曾用名(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85-2003))(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后勤公开出版的理论刊,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界的普遍赞赏和支持,成为高校后勤领导决策的参谋与理论研究的窗口、员工学习议政的园地、实际工作者的助手和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微博;思政教育工作;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微博用户达2.49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数为1. 71亿。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23. 8%。微博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微博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不断提高工作实效,成为当前思政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认识微博
(一)微博的定义。百度给出微博定义,微博即微博客( 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二)微博的特点。
1、微博主体的易用性。微博设置的门槛很低,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微博。微博的注册简单,只要提供一个电子邮件并设定一个密码即可。微博的使用简单,只要拥有网络或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发微博。微博的表达简单,简短的一句话或是一张照片就是一条微博。微博的沟通简单,微博的沟通模式是“加关注”,即用户可以随时对他人“加关注”。微博的实现简单,微博用户发布的每条信息在第一时间会自动呈现给关注者,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2、微博内容的精简性。微博的容量是不超过140字符,内容呈现精简化。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的文化随之流行。微博140字符的限制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快餐化的生活方式。3、微博介质的多样性。人们传播信息经历了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二、微博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微博拓宽了高校学生学习教育的平台。目前一些高校实行“2+1”、“3+1”等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毕业班学生因为顶岗实习、找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学校,非毕业班在校期间也有2-4周时间需外出认知实习,思政教育工作出现真空地带,覆盖不到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班的学生。微博的特性可突破了传统教育和工作模式的时空限制,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实效。
(二)微博改善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传统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由于受时间、空间、手段、人员等的限制,往往工作方式单一,通常是一对一或一对多式的单项灌输方式,活动比较枯燥乏味,主要表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开大会式的学习使得学习效果较差,无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微博较传统教育形式,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可生动形象地强化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引导,可以有效提高教育工作效果。
(三)微博有利于发挥了高校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以说教、灌输为主,缺乏师生间的双向平等交流。微博的交互性特点能够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改善这一问题。微博双方“加关注”使交流地位平等,有效减少了学生因为正面权威教育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和防范心理。在微博的平台上,学生更容易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老师更真切的了解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引导教育。
三、微博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不利影响
(一)微博的碎片化、极端化和虚假化。微博开启了碎片化的时代,140字符的限制滋生了形形色色的不规范语言,很多人懒得去遣词造句,这对传统文化的打击很大。现在很多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正在弱化。极端化是微博的另一个比较可怕的负面。相对宽松的信息发布环境,让某些所谓的“意见领袖”站了起来,他们的存在很可能会使舆论走向偏激,而很多微博信息的接受者亦很不理性,经常“起哄”,另外,正因为环境宽松,也使得微博发布的很多信息呈现虚假化。
(二)微博的“圈群性”。微博圈群可以分为几类:以朋友、熟人为主的群;以关注主题为主的共同爱好群;以自我提升或工作合作为主的行业群。微博上的沟通、交流使以圈群为中心,微博用户之间形成小圈子,造成用户圈子之间的分化和隔离。
(三)微博难以保持良久互动性。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网民,最大的特点就是瞬聚瞬散,尤其是一些官方微博,操作仅限于信息发布阶段,持续关注的粉丝少,互动少,也不会借助活动、事件、话题等方式刺激用户和粉丝的情感神经,使得用户难以与关系链上的好友通过转发、点评、私信等方式进行互动。微博是把双刃剑,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发挥微博的积极效应,规避微博的不利影响,推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涛丽,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N].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4)
[2]张小琏,刘思林.微博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大学教育,2013(9)
[3]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6)
[4]范曦,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新西部,2013(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微博促进新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aodengjiaoyu/3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