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论述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房地产发布时间:2012-07-11浏览: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下文结合本人多年工作经验,对施工中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了几点论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述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日显突出,并成为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问题。温度裂缝作为长期困扰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难题。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设计与配合比,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加强养护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的关键。

  二、施工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收缩性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在水化膨胀期可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而在水化后期预压应力可部分抵消温度需变应力,减少混凝土内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骨料的选择。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1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1.5立方米的松散砂石骨料。使用的骨料应根据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8~3.0之间,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②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③适当掺加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掺入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混凝土掺用粉煤灰后,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减少收缩,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抑制碱骨料反应,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等。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与优化

  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所以,施工中应选择合适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6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

  四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1计量。要求使用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每工作班正式称量前,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2拌制。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作法。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拌制时间,驻站工程师每一班抽测2次。搅拌完成后装入运输车时,即要求每车测定坍落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分层等现象,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3运输。要求混凝土生产厂家每车出厂时出据混凝土标号、坍落度、出厂时间、数量和到达地点的发料单据。抵达现场后,由总包派专人按程序验收,填写到达时间、混凝土坍落度、目前混凝土有无异常等情况。

  五、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体积大、承受荷载大、水泥水化热大、内部受力相对复杂等结构特点。在施工上,结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2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和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操作人员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插点均匀排列,按顺序振实不得遗漏,振捣期间距宜取300mm,时间15~30秒为宜,不宜过振,以表面呈现浮浆,平整和不在沉落为准,为了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尚须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一般间隔20~30分钟进行二次复振,或者是在混凝土经振捣后尚未恢复塑性状态的时间。

  3泌水处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泌水较多,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斜面下流到坑底,再到集水井,然后通过集水井内的潜水泵排除基坑外;待混凝土浇至标高时,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要求施工方用木蟹抹平,防止表面微小裂缝产生,在初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这样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增加防水抗裂效果。

  4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结构中,强度不是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离差系数大时裂缝就多。为防止裂缝,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六、温度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从浇筑时起,到达到设计强度止,即施工期间产生的结构裂缝主要是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造成的。早期温度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早期内外温度差过大(25℃以上)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两种温度裂缝:

  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由于体积大,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而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2贯穿性裂缝:由于结构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当大体积砼浇筑在约束地基(例如桩基)上时,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放松或取消约束,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时易导致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在约束接触处产生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表面产生贯穿性裂缝。

  七、加强混凝土养护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体里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八、小结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若不能很好的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以及掌握应对此类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施工措施,那么实际生产当中就很难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牛紫龙.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工程建设,2006.

  [2]周玉选等.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甘肃科技,2008.13.

  [3]谭毅坚等.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信息,2009.23.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论述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fangdichan/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