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房地产发布时间:2012-07-07浏览:次
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结构形式,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引起的房屋建筑大面积倒塌损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房屋建筑中虽然进行了抗震设防,但设计只有通过施工才能付诸实施。施工质量良好的房屋建筑具备较好的抗震能力,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改善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性能,提高房屋建筑的强度,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
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外部原因是建筑没有按规范建设,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规划和选址不当等;就建筑本身而言,主要是房屋的结构、房屋的年限、房屋的后期改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建筑本身而言,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1 房屋的结构
结构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屋抗震性能在同等条件下较强。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结构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型、“丁”字型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这些情况下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有着平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房屋抗震性能最好。
1.2 房屋的年限
一般较早的房屋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提高,后建的房屋抗震性能相对较强。一般来说抗震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每十年进行一次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这种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标准也会越来越高。从这一点来说,年代越是久远的房屋抗震性能就要越差一点。
1.3 建材及施工的质量
住宅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混凝土标号够不够,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同时施工技术也十分关键,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抗震性能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技术不到位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1.4 房屋的后期改造
在房屋的设计中,有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屋内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一旦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会极其危险。尤其是目前有不少临街居民楼将一层、二层改为商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的居民将承重墙拆除,将会导致该楼的抗震性能减弱,负荷应力出现异常,如果此时发生强震,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屋内墙上的门窗尺寸也不能随意拆改,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这都会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能。
2 基于抗震性能分析所提出的建筑施工过程建议
2.1 对墙体砌筑的建议
墙体的框架结构是围护构件,在砖混结构中是承重构件。虽然砖的强度比混凝土弱一些,但是抗震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及承重结构的连接形式、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状态。而砖混结构的建筑,则通过增加圈梁、柱子的数量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因此,整体性和强度是墙体抗震设防的关键,而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主要从砂浆强度、组砌方式、拉结筋设置三方面控制。砌块要通过砂浆的粘结构成整体,要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除了采用高标号水泥外,也要严格控制砂浆配比,保证砂浆强度。在施工过程当中有的润砖不彻底,干砖上墙使砂浆在墙体内还未达到设计强度,水分已被砖吸收,从而使砂浆强度降低。另外,规范要求墙体的砌筑砂浆饱满度必须达到80%以上,在实际施工中,墙体的砌筑常采用“三一”砌砖法,水平灰缝一般可以达到此要求,但竖向灰缝就比较难以控制,这就要求在“一铲灰”中下功夫,保证砖块端部的砂浆到位。
在框架结构施工中,预先在墙体内埋置短钢筋,砌筑前再焊接,与墙壁体砌筑时在框架结构中后植入钢筋的方法相比较,前者连接牢固,但同时易造成预先埋置钢筋的位置不够准确,造成拉结筋在墙体中随意摆放、弯折而影响结构质量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施工中,从标高、轴线等多角度控制预埋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拉结质量。砖混结构中砖墙转角、交接处设置拉钢筋,在施工中拉筋常被遗漏,或未按规范布置;配筋的砖缝砂浆不饱满,露筋年久易锈。因此,施工中对所砌部位的配筋应一次性备齐,并检查有无遗漏。
2.2 对构造柱和圈梁施工中的建议
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通过设置构造柱、圈梁来保证。为获得整个砖混结构房屋的最大抗震能力,必须对构件间的连接采取加强措施。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在施工中通常采用“退四皮砖进四皮砖”沿墙高砌成马牙槎,避免构造柱与墙体之间形成通缝,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两根拉筋与构造柱连接,可有效提高砖墙的抗震能力,防止砖墙倒塌。一般待墙体砌筑二天到三天后使墙体砂浆有充分的凝结固化时间,再进行构造柱混凝土的浇筑,避免后续施工中对砖墙撞击晃动造成损伤。在构造柱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根部处的碎砖块等杂物清除干净,将砖体和模板浇水润湿。施工中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主筋,使构造柱纵筋上下连通,保证连接处的可靠强度。构造柱和圈梁的横竖相交,构成了房屋的骨架,从而有效地约束墙体,加强了纵横砖墙的连接,有效地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2.3 框架节点抗震施工的建议
框架节点起着连接框架柱、梁的重要作用,框架节点如果首先被破坏,必将导致房屋结构位移或倾倒,因此,抗震要求框架节点的破坏必须滞后于梁、柱。因此必须对节点区混凝土的强度、箍筋的配置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为限制底层柱截面,通常框架柱强度等级比框架梁要高出不少。而在施工中,通常将混凝土浇筑到梁底标高,框架节点的混凝土随后和梁板一块浇筑。这样,框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就低于设计者的要求,为杜绝施工隐患,施工人员要提高抗震意识,在建筑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抗震构造图施工,保证框架柱的强度。
在节点区,由于框架柱截面包容梁截面,因此,同时配置柱箍筋、梁箍筋是施工中的难点。框架节点区内柱箍筋配置到柱边;框架节点,柱、梁节点附近内的箍筋绑扎均按加密区考虑。在施工中,为避免“形式箍筋” ,应采用焊接封闭箍筋,保证节点箍筋的整体质量。若配筋中采用拉筋,拉筋应紧靠纵筋并且钩住封闭箍筋,以保证箍筋能够对混凝土的抗压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3 结语:
因此在设计规范中,,由于多层砖房在城乡建设中量大面广,应加强多层砖房的抗震设计,使民用建筑的地震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应按照概念设计的原则重视抗震概念设计,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载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建筑物中的抗震薄弱环节,较好的控制震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4]郭旭飞.关于建筑施工中抗震设防的几点认识[J].山西建筑,2010,(23).
[5]张小俐.砖混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的探讨[J].福建建材,2007,(03).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建筑施工抗震技术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fangdichan/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