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论文发表我国铁矿石资源的近忧与远虑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地质矿产发布时间:2013-08-21浏览: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铁矿石资源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硬瓶颈,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对外的高度依赖使中国成为国际矿业巨头、贸易商、海运商围剿的对象。以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国、最大铁矿石进口国的身份,可利用金融危机引发的铁矿石资源供求逆转的时机,完善市场体系,革新定价规则,调整产业政策,力争中国成为全球铁矿石市场的主导因素。文章发表在《硬质合金》上,是核心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铁矿石 定价权 调控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长期以来,其一直是我国钢铁工作发展的硬瓶颈。2008年1月,为狙击世界第二、三大矿业巨头,澳州的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合并对中国的产业安全构成威胁,中铝公司以新加坡子公司名义在伦敦证券市场巨资收购了英国力拓公司12%的股份,占力拓总公司的9%,截至2008年12月,由于股市大幅下跌,加上英磅贬值,此项投资已浮亏近100亿美元。与此同时,出于对铁矿石看涨的预期,国内贸易商于2008年10月囤积高价铁矿石8900万吨压港待沽,国内钢企库存约4000万吨,下半年钢价暴跌,1.29亿铁矿石减值损失估计达500亿元,中国钢企为铁矿石价格高位崩盘付出了重大代价。

  一、我国铁矿石利用方式不可持续

  我国是铁矿石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截至2007年底,我国累计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680亿吨,保有资源储量607亿吨,其中基础储量282亿吨,绝大多数可利用的探明储量已经开发,国产的铁矿石主要支撑了中国钢铁的产量从建国初的年产粗钢15万吨到1996年的1亿吨。1990年以前,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在10%以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我国铁矿石资源的短缺、品位低、杂质多,1990年以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03年达50%,以后一直维持在52%~57%。2007年,我国粗钢4.89产量亿吨,进口3.83亿吨。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约5亿吨,进口4亿吨。

  中国自2004年首次参加与世界三大矿业巨头铁矿石长协价谈判以来,价格扶摇直上,2005年上涨71.5%,2006年上涨19%,2008年,世界第一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粉矿、块矿分别上涨65%和71%,“两拓”粉矿、块矿分别上涨79.88%和96.5%。长协矿价在5年间上涨397.8%。中国近一千家钢企中,除宝钢为代表的16家钢企可享受长协矿价外,绝大多数并无资格参与分享长协矿价,只能被动接受价格高于长协矿价40%左右的现货矿,而早年加入长协矿价谈判体系的欧盟、日本、韩国等钢铁生产大国的钢企则一体享受长协矿价。

  中国已连续13年成为世界排名首位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08年粗钢产量5亿吨,占世界产量的1/3,表现消费量约4.4亿吨,占比35%。中国自200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至2008年,铁矿石市场交易额超过全球50%,占铁矿石增量的90%。五年内,铁矿石价格的狂涨侵蚀了中国钢企的巨额利润,加大了钢企下游的房地产、汽车、耐用消费品、装备制造业的成本无以计数。中国成为全球铁矿石加工、钢铁生产中心,主导了全球的生产,但主导不了铁矿石贸易。中国钢企处于全球钢铁产业链中低中端生产环节,在长期协议市场、现货市场、海运市场的大博弈中,成为铁矿石生产商、贸易商、海运商夹击的主要对象。长此以往,中国必然遭受极其巨大的利益损失。

  二、危中抢机,争取长协矿谈判主动权

  资源垄断和中国经济超乎世界预期的高速发展是国际铁矿石价格近几年大幅上涨的两大推手。世界铁矿石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澳洲、巴西、印度、南非、加拿大等国,在长期铁矿石生产和贸易过程的博弈中,形成了占铁矿石总量33%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占比38%的澳洲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三大矿业巨头,71%的市场份额使三大巨头具有事实上的垄断优势。自1981年以来,三大矿业巨头与欧盟、日本、韩国钢企开始谈判签订年度长协矿价,在供求平衡和市场份额不大的格局下,双方各取其利,皆大欢喜。

  2003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使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急剧上升,2008年达68%。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上升到2007年的66.8%,其中出口占37.5%,仅次于德国的40%和加拿大的37.8%。GDP的增长率一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由此产生的巨大铁矿石需求使国际矿业巨头奇货可居,其利用业已形成的强势地位压迫中国钢企就范,以谋求利益最大化。

  我国自2004年参加到长协矿谈判价格体系之时,业内已约定俗成几大惯例。如三三制,即欧盟、日本、中国钢企各派代表参与三大巨头的长协矿价谈判。中国代表是宝钢,首发定价制,即三大巨头与三家中任何一家首选达成的协议,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年度协议制,即每年11月份谈判达成协议价,时间效力为次年全年;此外还有离岸价、同涨幅、计价基础以供求关系为依据,不以现货价和价格指数为基准等。2008年长协矿价谈判胶着半年,已打破离岸价(增加了海运费补偿)、首发定价制(欧盟价格低于亚洲)、同涨幅(澳矿高于巴西矿涨幅),必和必拓公司还坚持编制价格指数为计价基准,未达成合意。

  发端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引发的金融危机终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泥潭,全球钢企在2008年四季度减产20%~30%,以限产保价,应对需求的急剧萎缩。铁矿石现货价年末比年中高点下降75%,远低于长协矿价,出现了历史上鲜见的倒挂奇观。铁矿石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产生危机和市场转变的原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二战以来,发达国家极力修复生产关系并大力释放流动性,减缓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使人们淡忘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这次调整极可能是朱格拉中周期的调整,时间跨度为7—10年。对结构性因素的考察,原因更复杂一些。美国近二十年一直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国民过度超前消费,居民储蓄率由1990年前的9%逐步下降至2008年的0.4%,金融衍生产品过度杠杆化并缺乏有效监管,这种发展和消费模式在危机后将会调整。

  对中国而言,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2008年,中国的粗钢产能接近6.5亿吨,产量5亿吨,产品出口11%,另有12%以机电产品、耐用消费品方式间接出口。美国是中国大陆第二大出口地,若加上香港间接出口量,比例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5%以上,高于欧盟和日本,实际上美国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奥巴马新政中经济拯救计划就有经济重建专用国货,防范中国钢材产品进入的措施。可见,随着美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外需不会加剧国内钢企的压力,低钢价、低效益会较长时间存在。预估2009年中国钢产量4.8亿吨左右,进口铁矿石量低于4亿吨。

  三大矿业巨头2008年扩大产能达10%,相对产能过剩。印度大幅调低铁矿石出口税,增加了产能,加拿大也新增部分产能。2009年的长协矿价谈判应该是一个争取铁矿石合理定价的好机会。我国钢企要利用市场逆转的条件,以目前的现货价为参照,力争达成降价30%~40%的目标价格,这既是当前市场供求的真实反映,也为国际投行、当地媒体所预期。要立足于扩大长协矿的享用范围,尽力将中型钢企纳入长协矿价供应体系,减少现货矿的买方力量。要灵活处置年度协议制,今年以签年度协议为主,尽力在4月前达成,防止二季度钢市景气回升,季度协议又提升价格,不要让对方将协议往后拖。要坚持离岸价、同涨幅规则,取消海运费补偿,消除欧亚涨幅不一的差别待遇。中钢协寄望长协矿和现货价同价,似乎不太现实,从长远看,现货价比长协价高应是常态,不要被目前的倒挂迷失了慧眼。在谈判中,中方要本着为我所用、对我有利的原则,据理力争、斗而不破、分化瓦解、合纵连横。要与欧洲和日本代表进行事前的沟通,必要时与印度签约长协矿,增加供应方。事实上,印度与日本钢企有40年长协矿史,与韩国也有30年历史,目前印度也有1亿吨产能可供出口,可将印度作为平衡矿价的砝码。

  三、完善我国铁矿石市场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钢企受困于铁矿石瓶颈,除了对外依存度高,造成垄断巨头的强势地位外,还有铁矿石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的原因,需要加以培育和构筑。

  1、要提高我国钢企的产业集中度,加大在国际市场上对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我国有钢企近千家,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钢企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007年为36.79%,2008年由于河北钢铁的整合,占比为41.37%。而美国前4家钢企产量占比为68.2%,日本为77.8%,韩国为80.4%,欧盟为63.3%。我国排名居首的宝钢年产粗钢3000万吨,居世界第四,是世界钢铁大王——安塞乐·米塔尔公司产量1.3亿吨的1/4。产业集中度低使我国钢企缺乏铁矿石的定价话语权。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推动我国钢企的兼并重组,3—5年内建设若干年产3—5千万吨产能的重量级龙头钢企。

  2、要主动出击,战略投资海外铁矿石资源企业,分享产业链中利润丰厚的上游权益。目前,低迷的铁矿石市场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回溯20世纪90年代初,中钢集团(原冶金部进出口公司)控股澳洲洽那铁矿,产品需要低价上门推销。21世纪初,仅隔十余年,铁矿石价格一飞冲天。不平衡分布、有限且不可再生的铁矿石资源面对近乎无限的需求,长期而论,增值是不容置疑的。目前,我国已有中铝、中钢、宝钢、武钢、首钢等钢企投资控(参)股部分澳洲铁矿企业。如前所述,尽管中铝账面浮亏严重,但投资方向是正确的,狙击“两拓”合并,防止形成更强势的垄断,用心良苦,只是时机把握欠火候。目前中铝应继续增持力拓股份,直至英国法律允许的14%的临界线,以目前处于底部区域的股价增持,既可摊平成本,也可增大权益,世人应多从战略投资着眼,不能仅从财务投资角度过分计较暂时的得失。

  3、要尽快设立钢材、铁矿石期货品种,建立铁矿石配送中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我国要尽快上市交易钢铁期货产品,首期可推出线材或螺纹钢品种,中期推出热轧板、冷轧板和粉矿。以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大国地位,完全应该也有可能在中国期货市场形成价格,掌握钢铁产品和铁矿石的定价权。钢企也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全面风险管理,锁定成本、提高竞争力,让价格的涨跌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前期,国内部分公司参加期货套保公允价值亏损巨大,这种盈亏与公司主业盈亏没有关系。也有少数公司套保数量远超实际经营需要,甚至出现对赌,这不是套保,而是投机。国家有关部门还可考虑设立铁矿石配送中心,在铁矿石价处低位时,储备矿石,处高位时抛出平抑矿价,增加我国谈判定价的筹码。

  四、加大对铁矿石的投入和调控

  长期存在的铁矿石资源困局对国家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要积极运用投资、信贷、税收、汇率、配额等调控手段优化铁矿石资源配置,保障供给,促进我国钢企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加大国内铁矿石资源勘探开采力度,提高铁矿石资源利用效率。因多种原因,我国对国内铁矿资源勘探投入较少,西部地区、青藏高原铁矿石资源状况还未摸清,有些地区甚至是空白。我国目前利用的铁矿床深度绝大部分在250—700米之间,平均埋深为500米,500米以下还有很大的找矿空间。据估算,我国1000米以浅尚有近1000亿吨铁矿远景储量。此外,要修订以前规定品位在20%以下的无开采价值的行规,在高矿价时代,品位在15%以上就具有经济开采价值。要对我国西南地区蕴藏丰富的高含磷铁矿石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尽快解决脱磷难关,以形成现实的可用资源。

  2、要调整出口税率,限制低附加值产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我国过去出口引导型的经济对钢材产品出口持鼓励政策,大部分产品给予出口退税。中国每吨钢材出口平均单价500美元,而从发达国家进口钢材平均价格1200美元,这对于一个铁矿资源匮乏的国度,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来说,是得不偿失之举。待中国经济爬出低谷后,要下决心对建筑钢、钢坯、焊管等低附加值品种取消出口退税并加征出口税,促使钢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

  3、要规范统一铁矿石进口业务。2005年,我国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企业超过500家,经调整压缩至2008年的112家,与日本3家进口谈判资质企业比仍然庞大。进口资质企业多导致钢企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有的甚至内耗内斗,让对方容易各个击破,造成被动。此外,偏小的采购量使定价话语权缺失,对钢企的真实需求也难以准确把握,矿价大幅波动时易造成滞销压港。如消化2008年10月压港的8900万吨铁矿石需要4个月时间,给钢企和贸易商带来巨大的成本和赢利压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削减资质企业数量至20家,并实行代理制,解决无资质钢企、经销商需求,代理费用控制在5%以内。

  4、要慎用收储手段刺激钢铁行业。自2008年8月开始,钢铁行业景气指数急剧下降,钢价高位大幅滑落,第四季度行业亏损率达66%,50%的中小钢企一度停产,去库存化使今年一季度钢企盈利难以乐观。业界呼吁国家收储钢材,以扭转行业颓势。实际上,收储钢材对行业转型升级利大于弊,同时也会造成铁矿石虚假的需求信息,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并给谈制长协,矿价的矿业巨头增加底气,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核心论文发表须知:《硬质合金》是由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加工工业硬质合金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硬质合金信息网主办的我国硬质合金行业的权威性科技刊物,创刊于1962年。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核心论文发表我国铁矿石资源的近忧与远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dizhikuangchan/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