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次火山热液型矿床成矿特征判别论文发表网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地质矿产发布时间:2013-12-16浏览:

  摘 要:大兴安岭为多年冻土带,处多年冻土带南部。盘古河以西及河源南向东直线以西为大片多年连续冻土带,其它为岛状多年冻土带。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是地质矿产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判别标志,大兴安岭

  中图分类号:P618.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11)13—0063—02

  1 地质背景

  大兴安岭中南段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的中部,由于强烈的断裂活动,形成了大兴安岭 主脊深断裂和嫩江深断裂,控制了该区火山岩的喷发和侵入,以及陆相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 矿床及重要矿点和矿化集中区的展布。次火山热液型矿床主要产于次火山岩体内部或内外接 触带。燕山早期第二阶段

  之斜长花岗斑岩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床具有多成因、多期次特 征,且多蚀变、多矿物组合。通过判别标志的总结,对该区找矿及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  大兴安岭中南段是指北纬42°00′~46°20′,东经118°00′~122°00′之地区。前中生代 ,该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一级),爱力格庙——锡林浩特中间地块与苏尼特右旗晚 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中生代,该区进入滨太平洋构造域,由于 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俯冲而产生类似弧后扩张,在类裂谷的构造背景下,导致岩浆上涌 ,引起全区广泛而强烈的断裂活动,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两条北东——北北东向的深 断裂,即大兴安岭主脊深断裂,嫩江深断裂,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次之。这些断裂规模大, 切割深的断裂,特别是燕山构造运动,使基底缝合带“活化”,并控制了该区燕山期火山喷 发和岩浆侵入,以及陆相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及重要矿点和矿化集中区的展布。

  2 次火山热液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所谓次火山热液型矿床是指成矿岩体处于深断裂的边部,由同期多次多期次侵入的中偏基性 ——中酸性——酸性为主的浅成——超浅成火山——侵入小岩体,上升的岩浆从深部带来的 成矿物质,进入从岩体析出的原生热水溶液中,在近地表处,又有天水的混入,形成混合成 分的成矿热水溶液,沿导矿断裂上升并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使成矿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改 变,以氯络合物和硫络化物之形式迁移、沉淀形成的矿床。通常矿床呈以下3种方式产出。

  ①矿体在次火山岩体内富集,形成次火山斑岩型矿床。矿体呈浸染状、细脉状产于岩体内的 上部。如:敖脑达巴锡、银、铜矿床。②矿体赋存在次火山岩体与围岩外接触带的断裂破碎 带中,形成次火山热液矿床。如:大井子铜多金属矿床。③矿体产于次火山岩体与碳酸盐岩 围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带中,形成次火山矽卡岩型矿床。如:白音诺尔铅锌矿床,好布高 铅锌锡矿床。

  3 判别标志

  上述3种形式的产生是由于次火山含矿热液在一定的成矿地质背景中经历长期复杂的地质演 化而形成的,同时,次火山热液的形成与演化的控制因素及指示标志,均可成为判别大中型 矿床的地质标志,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

  目前,已知这类矿床均处于深断裂的旁侧或者深断裂与同级或次级断裂之交汇部位。究其原 因主要是:深大断裂破坏了地壳的压力均衡,形成了岩浆上升的通道和侵位空间,为热液成 矿提供了热能甚至成矿物质。由于深大断裂裂隙极为发育,因而切穿“矿源层”多,提供成 矿物质就越丰富,对成矿有利的机会就越多,形成大、中型矿床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质论文投稿网提醒您:《自然杂志》分为中国的自然杂志和英国的Nature,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大兴安岭次火山热液型矿床成矿特征判别论文发表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dizhikuangchan/1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