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筑城广场历史变迁看城市广场建设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规划发布时间:2012-11-26浏览:

  【摘要】: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与艺术底蕴;是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富有活力、最生动的城市名片,更是一个城市发展变迁的缩影。

  【关键词】:城市广场;变迁

  【 abstract 】 : the city square is a c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open space, showing a city the cultural contexts and artistic roots; The image of the city and the city spirit is the embodiment of, is also the most energetic, the most vivid card of a city, and it is a microcosm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 key words 】 : the city square; change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一个城市的变迁可以通过很多方面得以体现,城市广场无疑是最直接的一种。作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与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是最富有城市文化脉络与艺术底蕴的城市标识空间;也是最富有活力、最生动的城市名片[1]。

  筑城广场,一个有着44年历史,贵阳市甚至整个贵州省最大的综合性广场,从1968年建成伊始就承载着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与城市的名片的功能。通过其三次变迁,见证了城市广场建设发展的历程。

  2筑城广场的发展历程

  2.1 政治性的集会场所——春雷广场

  筑城广场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广场跨大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广场原名“春雷广场”,建于1968年,面积16000平方米。和当时的很多建筑一样,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宽大的主席台、刻有毛泽东的诗词及手书字迹的墙体、巨型的毛主席雕像、高耸的旗杆(如图1),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集会场所,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1979年改名为“人民广场”,并新建了3800平方米的北广场,广场栽种了许多树木花卉、铺设了草坪和座位,从政治性的集会场所逐渐演变为群众休闲娱乐、开展文化活动的公共广场[2]。

  2.2 扩建后的广场—— 缺乏城市个性和特色的综合性广场

  90年代,一股广场建设热潮席卷全国,1999年,北广场开始大规模扩建,从3800平方米面积拓展到46552平方米。广场中布设了一座直径为20米的花坛钟、两座14.5米高的蓝色透明金字塔(让人联想到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轴线对称的喷水池、大型的草坪(如图2)。广场的体量增大了,但是设计上却饱受诟病:一方面,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只是照搬一些成功的广场的形式,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欠缺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毫无地方特色可言[3] [4]。另一方面,服务设施过少,草坪、喷泉的尺度过大,缺乏高大的乔木遮阴,不仅使得广场设计中人文关怀不足,也使整个空间缺乏立体层次感[3] [4]。

  2.3 筑城广场——代表贵阳形象的诚意之作

  近年来贵阳城市迅猛发展,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00多万,城市化率达69%。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等活动[5],针对城市的宣传活动也日益增多,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对外的认知度严重不足,贵阳急需一个富有贵阳特色,能够充分展示贵阳文化脉络与城市精神的极具辨识度的城市标志性空间和城市形象窗口,城市广场的改建应运而生。

  此次的改扩建,充分体现了当前的广场建设的发展趋势:(1)尺度更趋于理性化、合理化,将原来紧邻广场的原贵阳一中的地块纳入,使得整个广场成为一块独立的地块,标识性更加的突出。(2)主题设计更多地呈现出地域性与文化性,体现在城市特色的深度挖掘:贵阳市简称 “筑”,竹是这座城市的图腾,广场的主体雕塑“筑韵”以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竹制乐器“芦笙”为创作元素,极具民族风情与文化特色。(3)功能更加的齐全,广场融合了文化、政治、纪念、商业、休闲五大功能。(4)更为重视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广场上的直饮水设施、展示一中历史记忆的浮雕墙、石刻等。(5)更加注重公众的参与性。广场建设的整个过程——广场命名、功能设置、标志物设置、植物配置等都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对各种方案进行公示,充分征求市民的意见与建议。

  3结语

  筑城广场40多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虽然并非每一个城市都有辉煌的历史与声名卓著的文化遗产,但是每个城市一定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成长环境、有各自独特的城市风貌、空间肌理和人文景观。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广场的灵气内涵正是凝结于此。广场的建设不仅与设计者的审美、技术水平有关,与城市的社会历史文脉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度有关,更与城市决策者的远见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石楠等.城市广场Ⅱ[M] .北京: 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

  [2]木子.从“春雷”广场到人民广场——一段贵阳历史的印象记[J].贵阳文史,2008(6)

  [3] 于克强.谈城市广场建设[J].建筑经济,2006(12)

  [4] 杨 坤.城市广场的精神价值研究[J].商业时代 ,2011(3)

  [5] 申振东, 龙海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府回应:职能定位、衍生与调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 (6)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从筑城广场历史变迁看城市广场建设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