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视角下的莆田绿心地区乡村规划策略与实践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规划发布时间:2019-06-28浏览: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自上而下”式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显得单一而局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式的乡村规划模式应运而生。文章对多元主体的内涵与多元主体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以福建省莆田绿心地区乡村规划为例,深入乡村调研、剖析实际问题,通过提出重组乡村治理结构、完善乡村配套设施、塑造乡村特色魅力、振兴乡村产业活力等策略,以期让乡村向文化自信、和谐宜居、繁荣振兴的方向转型。

  关键词:乡村规划;多元主体;规划策略;莆田绿心地区

乡村规划论文

  引言

  长久以来,我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多是以政府为主导,未对村民意愿做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乡村自治能力的提高和乡民自治组织的发展。由于乡村自身知识、资金等资源有限,乡村规划与治理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在文化、自然、建设及产业等方面提供帮助,而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规划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1]。

  因此,政府需要转变自身角色,整合乡村规划的各类资源,鼓励自下而上编制规划,突出村民与村委会在乡村规划编制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规划的体系。同时,结合多元主体自身的优势,挖掘乡村地区文化和生态的多元价值,调动村民、乡村自治组织、专业规划人员、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乡村规划,提高乡村规划水平,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

  1多元主体的内涵、类别及在乡村规划中的作用

  1.1多元主体的内涵

  多元主体是由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个人、团体、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构成,多元主体参与规划旨在通过沟通交流等互动合作方式在规划全过程中相互配合,最终实现共同发展[2-3]。

  1.2多元主体的主要类别与作用

  1.2.1村民

  (1)村民个体

  村民前期为乡村规划提供需求为导向的建议,后期通过自下而上的管理,有效处理公共事务,同时,村民在人地关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4]。

  (2)村委会

  村委会联合政府与社会组织,挖掘乡村骨干和领袖人物,搭建村民互动平台,组织动员村民充分表达意愿和建设需求,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并将经批准的村庄建设规划纳入村规民约一同执行。

  1.2.2政府部门与规划人员

  (1)各级政府部门

  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构建乡村的制度框架和发展策略,完善乡村管理体制。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福利捐赠等途径,为乡村规划提供经济上的保障。政府在参与乡村规划中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种组织之间的沟通,并承担着主要的监管责任。

  (2)专业规划人员

  专业规划人员是乡村规划决策的参与者、规划编制的组织者、规划实施过程的指導者及乡村规划的研究者,规划师通过对村庄情况的深度调研,深入了解村民意愿,为乡村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指导。

  1.2.3企业

  企业可以提供社会资本与技术支持,有助于乡村产业的规模化与规范化,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与升级。同时,企业的进驻与合作可以有效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为乡村规划注入活力。

  1产业村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产业型乡村主要聚集于村镇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此类村庄集体经济基础好,优势产业特色明显,当地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高,“一村一品”已初具规模并取得突出成绩。目前,产业村主要可分成“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主导型”和“较为均衡的综合型”几种类型[5]。其中,农业主导型乡村(下文简称“产业村”)仍然是国内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村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农业种植型”“渔业捕捞型”“畜牧养殖型”“采伐业与林业型”“矿产资源型”等类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一些农业型主导的产业村依托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服务体系,可进一步发挥其资源特点,以农为本,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聚集效应。

  与一般乡村不同,产业村也存在或面临自身的发展问题和困境。近年来,市场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产业村遇到了土地、资金、技术等门槛的限制,在向更高层次发展时,遭遇较难突破的瓶颈;另一些产业村则面临自然资源耗损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乡村空间布局混乱等诸多现实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城乡融合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城市外溢功能的补充来满足民众的多元化需求。除了农产品供应外,乡村地区还需要增设休闲、度假、教育、疗养等新功能。综观国内产业村发展的现状,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1.1产业发展未摆脱指标考核的窠臼,发展模式不具可持续性

  一些产业村过于关注经济发展,以提升经济价值为首要目标,产业发展模式单一,再加上村民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导致农产品呈现低端化和同质化现象,缺乏创造力,产品发展的后劲不足。迄今乡村生产仍在沿用传统技术,没有形成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效率不高。此外,乡村物流体系有待完善、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人才较为缺乏、电商网络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使得乡村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1.2 乡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下,产业结构仍显单一

  人们对产业村发展普遍存在片面认知,觉得“农业是乡村的唯一产业类型”“提供农产品是农业的唯一功能”等。在类似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结构单一、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完善及抵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现有农业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农业发展带来的乡村资源开发不充分,农业基础产业与其他二三产业融合度不够。长此以往,乡村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较低,经济活跃度相对不足,农民增收困难。

  1.3乡村环境盲目开发,原有生态格局遭破坏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人们经常会忽视乡村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池塘、林地、湿地、山地等原有生态基底逐渐被蚕食,从而导致这些村庄正逐步失去其较之城市最为突出的自然环境优势,居住环境变差(见图1)。不少乡村仍在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历史覆辙,后续环境治理费用将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一些村庄则依靠产业,在有了一定经济条件后,却盲目开发,大拆大建,缺乏系统规划;还有一些旅游项目没能结合现有产业、地方性特色资源,造成乡村原有自然格局的破坏和资金浪费,后续发展乏力。

  1.4公共配套不够完善,乡村风貌有待提升

  大部分产业村在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居住条件也随之改善,但仍无法完全达到村民的预期。一方面,给水排水、用电用网、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与城市存在不小差距;另一方面,教育、医疗、商贸、娱乐等服务功能不完善,如公共活動中心、医疗站点、学校等服务设施不足。随着乡村三大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交通、通信、文化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照搬城市的发展思路,一些已建成的配套设施存在设计不合理、乡村风貌破坏严重等问题,导致乡村地域特色式微,“千村一面”的现象日益凸显。

  2农业多元价值理论与实践探索

  2.1农业多元价值理念

  1988年,在欧盟《乡村社会的未来》中“多功能农业”的概念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该报告明确指出了除生产功能外,农业的其他多功能性,如社会、文化和生态等非商品功能同样重要[6]。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为保护“稻米文化”,将其他功能进行了开拓发展。1992年,“农业多功能性”的理念在国际上被正式采用。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杨至臻等提出挖掘农业功能的多样性对农业推广具有积极作用[7]。不少学者开展多功能农业村的实践探索,如莫干山红枫农业公园等典型开发项目已经形成积极效应[8]。房艳刚等探究了国内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等[9]。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2007年中央一号指出“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正式确立了现代农业发展体系[10];2018年的文件继续强调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总目标。

  学界对“农业多元价值”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大多学者对以下核心观念已基本达成共识:单一的以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所以联合生产是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关键,也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差异所在。现今,乡村既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居住场所和农业生产地,还包含发展产业的经济价值、建立生态网络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以及稳定城乡关系、传承乡土文化、建设和谐乡村的社会价值等多元价值。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构成,除了提供经济价值外,还在生态、社会等多方面存在多元价值,多元价值的叠加整合,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见表1)。未来,现代农业在多元价值的导向下将会承载更多的功能和责任。

  2.2以农业多元价值为导向的乡村规划策略

  2.2.1优化乡村产业基础,提升地方品牌效应

  乡村发展首先需要产业兴旺,在夯实产业基础的同时,建立完善“产业—生产—经营”的关联体系,保障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见图2)。首先,增强龙头产业的带头作用,产生品牌效应拉动其他产业发展,提高创新力,提升市场竞争力[11]。其次,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科技创新,走精品化生产之路。第三,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强化与周边村镇的协作,兼顾区域发展,精细化分工,实现精准定位。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乡村产业还需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电商发展,实现农副产品的多渠道营销[12]。

  推荐阅读:《城乡规划》杂志以“汇集多方智慧,共谋城乡发展”为办刊宗旨,积极应对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探讨在新形势下行业的发展路径和方法。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莆田绿心地区乡村规划策略与实践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4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