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社区可持续性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规划发布时间:2012-09-17浏览: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涵的生态规划设计理念,是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对建筑师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ural villages planning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to popular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 is the new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or architects propose new topic is the only wa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村住宅已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村镇住宅的能源消耗也同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1]。因此倡导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社区必将在全国范围内节约大量资源,可以大大促进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间的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涵的规划设计理念,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营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对建筑师提出的新课题。

  1 目前我国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 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我国农村居民点主要是以自然村的形式存在的,农村普遍人口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同时缺乏村庄规划设计的指导控制,大部分农村“建了新房不拆旧房”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旧房闲置增多,新房多占宅基地,村庄建设无序,占用大量的耕地,浪费土地严重。农村居住点分散的特征也使得农业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②居住环境质量差

  由于农村居民点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农村的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致使房屋排列无序、各年代建设的房屋并存,道路曲折不整,普遍缺乏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用地结构失衡。

  ③基础设施缺乏

  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且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无法维持诸如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网、绿化系统、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因此很难在每个村庄都做到配置适当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这就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种种的不便,严重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且由于传统的生活生产习惯,牲畜粪便及各类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工副业废水随意流淌,而大多数工副业废水都对土壤有着副作用,甚至渗入地下,污染水源,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④生态环境堪忧

  村庄整体环境趋于恶化。生活垃圾、污水、乡镇及个体企业废弃物等缺乏处理,随处可见,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水源和农田,破坏了生态系统,导致农村生态系统的单一化,增加了其脆弱性。

  1.2 村庄规划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①规划滞后,认识不到位

  过去各级政府不够重视村庄建设,普遍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且规划设计单位也局限于对城市的研究,对农村缺乏更为有效的理论指导。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尚未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村委会本身更缺乏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往往既浪费土地,又破坏资源与环境。

  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改善农

  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现代化。

  ②规划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级政府对村庄规划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多数村庄由于集体经济困难,造成无力拿钱或不愿拿钱做规划。地方政府对争取来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种、养、加工等产业的扶持,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村镇建设的大问题。

  ③规划建设管理和设计队伍薄弱

  村庄规划建设缺乏组织载体和专业队伍。多数地区在村镇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实行以乡(镇)为主,以县(市)为辅的管理体制,县(市)级政府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城市建设上,无力顾及点多面广的村庄建设。村镇的规划管理机构人员数量少,都是由村镇建设管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兼管,且技术力量薄弱;此外,由于县以下没有专职的规划监察执法队伍,规划审批与监察严重分离,执法主体多头,也使得对广大农村地区违法建设的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同时,由于村镇规划费用低,肯于从事村庄规划的设计队伍少,专业水平低。

  ④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由于国家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无论在规划编制、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建设用地的合理使用等方面都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基层组织处理违章现象也常常缺乏法律依据。

  ⑤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长期缺乏投入,欠账太多,资金难以得到保障,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农村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数千万的失地农民。资金成为农村极度稀缺的资源,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个瓶颈。

  2 新农村社区可持续性规划原则

  2.1 尊重地域传承,空间布局合理

  新农村规划应以不破坏原有自然纹理为基础,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挖掘、保留、继承历史文脉,顺应历史特征,同时要注重体现地域建筑特色,从传统民居中发现建筑地域特征,并将其运用在新村建筑设计中。在节约用地和兼顾居住建筑组合需要的前提下,要满足冬季能争取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从长期实践经验来看,南向是全国各地区都较为适宜的建筑朝向。但在规划设计时,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都采用南向,这就应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合理的确定建筑朝向,达到节约土地、雨水,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满足生活需求。

  2.2 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土地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资源和文化条件,因地制宜,为村民创造出一个熟悉的人文环境,同时充分尊重当地住宅建筑文化,对历史性建筑加以保存修复,通过总体设计细部处理来发扬继承建筑特色。住宅设计应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充分考虑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对于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可以垂直分户的连排住宅为主,结合生活习惯和生产需要进行院落的布局设计;对于已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其生产环境与居住环境已脱离,则用上楼的方式,适当增加平台等室外空间,既可使一些生活习惯得以保留,又能够有效的集约土地。

  2.3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及配套设施规划

  随着现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渗透,汽车已作为农村的主要生产和生活工具逐步进入农村家庭。因此,规划应建立完善的机动车交通系统。车行道设计要简洁通畅,方便生活。对于体型大、噪声大的生产车辆宜集中停放于靠近生产用地的位置,便于生产活动,而家用小汽车,则采用就近停放的原则。另外,基础设施配套差是造成农村住宅舒适性差,环境恶劣的原因之一。依据人口规模,在合理位置布置托幼、中小学、农贸市场、储蓄所、邮电所、社区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丰富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改善村民居住生活生产条件[3]。

  3 新农村社区可持续规划的具体措施

  3.1 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最清洁、最廉价、可用时间最长的自然能源。农宅的屋顶、院落较大,有足够的空间利用太阳能。当前常见可持续规划设计中常见三种方式:

  (1)太阳能光电板

  适用于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在社区建筑向阳面屋顶安装大量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直接并入电网或用蓄电池储存。此项技术科技含量较高,而且太阳能光电板价格高昂,短期内在我国乡村地区还不能广泛使用。

  (2)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恰当选择,无须使用机械动力,利用太阳能是建筑物具有一定采暖功能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我国农村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利用已较为成熟,在农村中加快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能大幅环节由于热水消耗量的增加而引起的能源供应压力和环境压力。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更多的考虑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及热器,延长寿命,降低成本。

  3.2沼气及生物质气化技术

  将粪便、厨余垃圾等有机物投入池中发酵后产生可燃沼气,出料即为肥料。沼气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温度可高达1200摄氏度,是优良的炊事、取暖燃料。以沼气为纽带由沼气池、除禽舍、三格式化粪池和日光温室组合而成的“四位一体”生态产业,是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功能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非常适于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应用。

  另外就地取材,将秸秆、稻壳、蒿草、薪柴、木材加工废料等,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生物质在秸秆气化装置中发生热化学反应,进行能量转化,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从而以低品位固体生物质能源产生高品位优质燃气,集中储存,再用管道输送至用户,用于炊事、取暖、发电等。

  3.3农宅围护结构保温技术

  现今农宅中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板,冬冷夏热。如将屋面设计为种植屋面,加上玻璃或农膜成为屋顶温室,覆土后即能种植产生经济效益,又能起到保温隔热效果。若能和自然空调系统的进新风系统结合起来,冬季时期新风经过温室后再进入室内,不仅使冷空气得到加热,而且增加了新风的含氧量,改善了室内卫生条件,有益居住者健康[2]。改善农宅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是解决能耗高、舒适度差最有效的措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北方住宅外窗尽量选用质量较好的双层中空窗,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在外窗挂窗帘,这是一个经济使用的保温方式。还可种植花、草、附墙藤类作物,附墙藤类作物可沿墙向上生长而绿化墙体,起到保护墙体和防西晒作用。既美化了环境,增加了造氧量,又起到了生态作用。

  4 结 论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村庄自身及其所处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观念、理论和方法都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所做的探讨旨在发掘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领域,并对本论文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3):33-34

  [2] 呼延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规划理念与建筑技术措施[J].陕西建筑,2007(09):4-6

  [3] 方明. 注重综合性思考 突出新农村特色[J].建筑学报,2006(05):19-22

  [4] 戴国斌.农村建设问题及对策[J] .小城镇建设,2005(01)

  [5] 洪音.新农村规划要突出农村特色[J] .城乡建设,2008(0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农村社区可持续性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