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元经济背景下建设新市镇的时代意义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规划发布时间:2012-09-15浏览:

  摘要:在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城乡经济关系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新载体---新市镇应运而生。新市镇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是一种具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新型城镇。建设新市镇,有利于促进和实现城乡经济关系融合,并最终实现经济体制从二元转变为一元。

  关键词:新市镇 农村人口转移 县域综合效益 经济体制转变

  Abstract: in the dual economic background,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relations in China for a separate state. In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realize the rural urbanization new carrier- -new town came into being. A new town is contemporary China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new things, is one kind has the connotation of new social new tow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own, be helpful for promoting and re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economic system from two yuan into a yuan.

  Keywords: new town r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county comprehensive benefit econo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课题: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重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WX2010-XT1014.

  一、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在城乡分割制度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隔断了城乡经济的内在联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两种形态的城乡居民生活方式。1978年以来,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是基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虽然在城乡均取得了改革的巨大成就,但是体制的弊端始终制约着农业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制约着我国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马克思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可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①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城乡经济关系从分离到融合,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形成过程,带有广泛的普遍性。近年来,我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却较为严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是“三农”问题日益尖锐。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各地干部群众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走一条全新的“三农”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城镇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城镇化建设应运而生。城镇化是乡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的复杂过程,是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也有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镇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含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精神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农业经济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经济比重逐步上升。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市区和城郊新社区的生活与管理方式都会向现代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 6.07亿,城镇化率为 45.7% ,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也就是说,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实现4亿农民进城变市民的目标。

  目前,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有效解决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类城镇建设应当走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城镇化的一种新型实现载体---新市镇应运而生。

  二、新市镇的科学内涵

  新市镇是由中国近代市镇演变而来,但又不是近代传统意义上的市镇概念。新市镇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其结构、功能和兴建原因完全不同于中国近代的明清时期。对于当代新市镇概念的内涵,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比较流行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新市镇是为解决城市人口过度拥挤而由政府组织的在农村腹地建设的新型城镇。肖来青(2004)认为:“新市镇”从字面上似乎可以理解为“新城镇”(美国也用这个词表示我们所指的“新市镇 ”,但在中文里“新城镇”具有多义性,容易产生歧义),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城镇。它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新”,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新”,即是一种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新型城镇。就空间上看,它是在原有的大城市市区之外兴建起的新的城市区。它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新概念城市”。建设新市镇,旨在通过发展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居民区,解决城市由于人口无限制地迅速膨胀造成市区过度拥挤并使城市杂乱无章地向农村扩散,从而产生的大量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因而,新市镇大部分建立在大城市附近的农村腹地,通过自身的发展,容纳、分散市区过分拥挤的人口,促使城市自身有秩序的发展。新市镇不同于一般城市居民区建设,它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府行政力量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规划和建设起来的。因而,新市镇的建设一般除了居住条件优于市区住房外,还有工商业、文化教育和娱乐设施,使居民能满意地生活在那里。由此可见,新市镇建设思想与城市郊区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城市发展理念。城市郊区化是在城市化率处于高级阶段城市发展自然出现的现象,政府即使不加以推动也会发生。而新市镇建设思想却高度强调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作用。并且,两者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截然相反的。城市郊区化是由中心城市根据需要逐步向外围扩展的,而新市镇建设却强调选择与中心城市具有优势互补的外围地区加以重点建设。②

  新市镇是中国县域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实现载体。程必定(2011)认为:新市镇不仅是一个新的概念,更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空间实体。所谓新市镇,是新市镇在由“乡村型”向“城市型”提升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逐渐具有鲜明“城市性”的新型新市镇。按照功能属性分类,我国的新市镇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乡村型”新市镇;二是“城市型”新市镇。“乡村型”新市镇,就是新市镇的功能特征仍然具有乡村属性的新市镇。这类新市镇居民的思想、观念、文化以及风俗、习俗等,与当地的农民几乎基本相同,居民收入水平虽然高于农民,但与城市居民还有较大的差距。“城市型”新市镇,就是新市镇的功能特征已经具有城市某些属性的新市镇。这类新市镇居民的思想、观念、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比农村居民有一定的先进性;居民收入水平尽管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但已大大高于农村居民。两种类型的新市镇在人口及建成区规模、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公用设施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新市镇是具备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并具有乡土特点的农村重点城镇。屈振国(2011)认为:新市镇听上去是一个新名词,其实早有提法。“新市镇”与“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多了一个‘市’,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而是意味着多了若干的功能。当代兴建的新市镇,主要实行三方面的转变,就是把现有的农村重点中心镇变成小城市,把具有传统的村落变成具有城市功能的社区,把具有条件的农业人口变成市民。对照这样的要求,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一个新市镇的规划建成区面积应不低于5平方公里,集聚镇域人口50%以上,有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如工业区、农业区、商贸区、文化行政区和生活区);新社区要有基本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的社区功能和住宅功能。

  新市镇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具有新概念特征的重要城乡节点。朱明杰(2011)认为:新市镇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发展概念,集城市和农村优点于一体,是城市和农村的一个重要节点,既不等同于城市又不等同于农村。新市镇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在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下,有目的地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升。新市镇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第一,新市镇应该成为城市规划的延伸区。规划是新市镇建设的重要载体,引导着新市镇发展定位与发展趋势,也是政府实现科学行政、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新市镇的规划工作,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来进行规划定位,尽可能地起点高一点,目光尽可能地放远一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乡镇集镇规划、建设的层面。第二,新市镇应该成为特色产业的集聚区。特色产业是新市镇建设的基础,稳固着新市镇的发展根基,强劲着新市镇的发展动力,推动着新市镇在新一轮经济竞争立于潮头浪尖,向着更高、更强的目标不断迈进。新市镇要在经济发展上起到领跑作用,不断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为新市镇建设打实经济基础。第三,新市镇应该成为配套改革的实验区。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市镇应该勇当改革的排头兵,通过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使改革与创新成为新市镇发展的主旋律。新市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会不会发展、怎样创新发展的问题。第四,新市镇应该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新市镇本质上为新概念城区,必须按照城市品位、功能和要求开展建设工作,不断挖掘内涵,提升层次,完善功能。

  笔者认为:新市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城镇,而是一种具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新型城镇,它是在大中城市的市区之外兴建起来新的城镇区,汇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于一体,有全新的城乡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以“村庄集中、产业集聚、土地流转、人口转移、资源集约”为原则,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是新市镇全面建设的综合体现。新市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就业与生活结合的区域。由于新市镇将“就地生活”与“就地工作”紧密结合,因而,它不只是一个“回家睡觉的地方”,它能让当地居民真正做到“安居”而“乐业”。第二,兼顾低收入群体的人居环境。在新市镇的规划建设中,政府特别强调均衡发展原则,地理分布合理,使高低收入家庭都能在新市镇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因而,不存在明显的阶层区分和对立,及由此产生的不稳定情绪,也不存在某一脱离社会的、集中的特殊群体。第三,它具有与中心市区优势互补的城市功能。由于各地总是从大中城市外围地方选择一个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或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地区来建设类似“卫星城”的新市镇,所以,新市镇具有与城市中心区功能互补的性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心区在城市化率逐渐升高后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而且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受到来自大中城市中心区的支持,以便获得较快发展。新市镇在社会、经济、环境建设上都具有城市郊区化所不能实现、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这主要包括:疏导大中城市人口,缓解城市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促进城市工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多种服务行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③

  三、新市镇试点建设的时代意义

  新市镇建设,就全国而言,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我国东、中部地区仅在少数经济、社会、文化、交通、通信以及人力资源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城或中心镇(专业镇)进行试点。因此,它是一个新生事物。新市镇试点建设不仅具有前瞻性、挑战性与综合性,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节点,是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载体,是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建设新市镇有利于扩展农村人口就业空间

  新市镇能够吸纳大量农村人口。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单核”特征,生产生活各要素高度集聚在主城区,其中中央商务区更是承载了城市大部分的商贸、金融、餐饮娱乐等功能。这种高度集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刺激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主城区交通、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不堪重负,运转效率低下。新市镇建设则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主城区近郊和远郊的新市镇,可以有效疏解中心城市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规模化城区。费孝通教授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溪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市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新市镇在吸纳农村人口的过程中,客观上大大缓解了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度过高、资源消耗过大的矛盾。

  新市镇可以拓展劳动就业空间。新市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联结城乡,迅速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方面极具优势。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产业组织的要求是形成一个拥有足够就业容量的产业发展空间。针对目前产业组织中的问题,重要的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在空间布局上,首先是促使城市工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包括在农村设厂,将一般加工环节、零配件生产放在农村,这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又可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带动本地农村服务业发展;其次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一方面是在农村就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和加工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将农业加工业直接向城市扩张,与城市消费者接近的生产环节可放在城市,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近距离批发、零售有利于降低交通和交易成本。无论是城市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还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其最佳交汇点都是城镇。而适宜城镇发展的这些产业基本上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为城镇吸纳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④

  (二)建设新市镇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综合效益

  王小鲁(2002)采用城市经济的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模型方法研究发现:在今后10年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一是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从低效率的部门转到相对高效率的部门,因此会带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是通过城市规模优化。在常规情况下,城市化带来的净规模收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0.5个百分点,但是在加速增长的情况下可以有1个百分点的贡献。第三是考虑投资需求的拉动。这些年由于需求相对疲软,所以政府采取了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个政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要持续下去。加速城镇化建设,势必需要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个投资在相当程度上会带动内需。如果假定存在需求拉动效应的话,城市建设加速对经济增长可以额外提供0.6个百分点的拉动。总体考虑,在加速城市化的条件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净贡献(扣除了外部成本以后的贡献)可以达到3.6个百分点。和常规情况相比较,净贡献高了1.7个百分点。因此可能把实际经济增长率由6%以下提高到7%以上。⑤

  在我国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应当看到,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度过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其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新型城镇。

  建设新市镇可以从多方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域在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域范畴。不包括市辖区在内,目前全国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合计2073个,县域人口9.4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对于全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在目前全国普遍重视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和排斥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尤其要突出发展小城镇经济,进而改进县域经济结构,逐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过渡到以第三产业为主。⑥新市镇建设为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新市镇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其他优势,可以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达到方便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和技术传播,从而增强乡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其综合效益,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还可以极大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大规模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城镇工业园区是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器。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能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城镇工业园区使得园区内的企业能够共享各种基础设施,从而降低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加快企业发展。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聚集人口,繁荣城镇。把工业园区建设纳人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可以提升城镇档次和功能,还可以将园区内的农民直接转为城镇人口,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因此,建设新市镇,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集约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综合效益,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⑦

  (三)建设新市镇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向一元化转轨

  建设新市镇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市镇作为乡村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新市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联系着城乡商品交换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新市镇充当着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中转枢纽;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新市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新市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新市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带动和促进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与水平逐步与城镇接轨,实现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与城镇一样、保障层次与城镇一样;城乡人口素质一体化培育,促进广大农村人口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是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发展乡镇工业主力军的过程。

  建设新市镇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投资的重点放在了中心城区和城市周边地区,广大乡镇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相对较小,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近几年尽管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增加了投人,但国家所有大型电力、交通、通讯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无不紧紧围绕城市中心而展开。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如果过去农村为企业发展所能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与城市相差不大的话,那么今天城市在基础设施齐全、资金密集、信息畅通、市场活跃等方面优势已经将农村远远抛在后面。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新项目的上马普遍都选择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城市及其辐射地区。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差距。新市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会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新市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缺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通过建设新市镇,引导城市建设投资和社会资本向乡镇转移,以投资拉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可以为农村居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环境创造条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到城镇,他们会逐渐改变自己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这不仅可以促使农民逐步告别传统意识,把较高的人口增长率降下来,而且还将带动教育、医疗、文化、通讯等设施的建设,使人们能够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⑧

  注释: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90页。

  ②③肖来青,论中国“新市镇”建设[N],中国城市周刊,2004年9月9日A3版。

  ④王建兵,城镇化:统筹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J],经济学家网站。

  ⑤王小鲁,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

  ⑥李炳坤,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02年2月8日。

  ⑦⑧王建兵,城镇化:统筹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J],经济学家网站。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二元经济背景下建设新市镇的时代意义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