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规划发布时间:2012-08-09浏览:次
摘要: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以其开放性的特征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休闲、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笔者结合滨水景观的发展意义,滨水游憩空间、植物绿化、人文景观、详细地对这些开放空间的相关内容做了阐述。
关键词:滨水区 游憩空间 植物景观 人文景观
Abstract:The author comb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waterfront recreational space, plant green, natural landscape, described detail of these open space.
Key words: waterfront; space for recreation; plant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 : 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的边缘。城市的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江河湖泊孕育了许多城市。人们最早对水域空间的规划仅仅局限于水利和防洪等的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对城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极其珍贵的开敞地带,好的滨水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水利、防洪的要求,还可以还城市以生态良好、优美生动的环境,同时,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亲水性要求,为人们提供游戏和休闲的空间。因此,滨水景观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设计
城市滨水游憩可细分为3个要素:主体、客体和介体。主体指游憩空间的使用者;客体指游憩空间及游憩资源,是吸引游憩者进行游憩的内容;介体是纽带,是联系游憩者和游憩空间的中间环节,包括连接城市与水域通道等。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开发建设,必须从客体和介体两个方面来进行改造,改造客体是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增强游憩空间的吸引力,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改造介体就是尽量减少游憩者达到游憩地的阻碍,增强游憩空间的可达性,使游憩者能方便、快捷地接触到滨水区的各种游憩资源。
1.1改造原有的滨水道路系统
城市的水域过去往往承担了城市运输的功能,濒临滨水区的道路也往往是城市的快速道路。随着城市滨水绿地空间的功能转变,原来的道路结构就对滨水区游憩功能的实现造成了阻碍。因此,在对滨水区进行游憩改造的时候,需要以游憩功能为导向对道路的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提供足够规模的用地以发展滨水的游憩空间,另一方面应保证游憩者能够安全顺畅地到达滨水区。
1.2 形成连续的滨水慢行系统
滨水区的各种游憩空间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整个系统的连通性,通过线性滨水步道将各游憩空间连成一个整体,增强游憩空间的可达性,满足不同游憩者的游憩需求。因此,慢行系统的连通性对整个滨水游憩空间的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塑造具有活力的滨水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的设置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是对游憩理论的认识与发展问题。现代的游憩理论认为城市的商业、娱乐建筑和城市的自然景观、广场、公园都属于游憩空间的范畴,它们一起承担了城市滨水游憩活动,可以细分成娱乐型游憩、观景型游憩、体育型游憩、聚会型游憩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游憩活动对应不同的游憩空间,与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在规划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周边用地情况和功能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更应充分体现城市的活力,可在步行系统沿线设置户外茶座、咖啡厅等不同的游憩空间,形成了一个舒适宜人、具有活力和风情特色的滨水休闲场所。
1.4 疏通城市与滨水游憩空间的通廊
规划设计中应加强城市与滨水的联系,重点考虑通向水面的"视觉通廊",其目的在于保持游憩者和滨水区域在生理、视觉以及心理上的联系,并使游憩者能方便、快捷地接触到滨水区的各种游憩资源,同时使滨水景观向城市进行渗透,起到借景的作用。
2 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是构成河流生态廊道的重要景观,生态廊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建设城市的绿色通道,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合成绿色的生态廊道,使郊外的新鲜空气沿着绿色通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
2.1保障河流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增强物种多样性,提高绿廊的生态功能,同时,为中、小型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2.2考虑滨水的地域特点,植物种类应重点选用耐水湿植物及水生植物。一方面,水生植物能保护驳岸,避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水生植物能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同时,起到丰富岸线景观效果的作用。
2.3 适地适树。因时制宜,尽可能选用地方乡土树种种植,以提高绿化的存活率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2.4 植物造景,主要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突出其季相变化。设计中应注重植物与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植物的层次搭配塑造岸线的空间层次,丰富天际线的变化。
3 滨水区人文景观设计
滨水区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滨水游憩空间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对滨水空间的不同需要,还应突出反映城市的地域文化、休闲文化和都市文化特色。
3.1 城市地域文化
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遗留下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精髓,代表着城市的风格、风貌和历史,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所以,文化是景观设计的灵魂,滨水游憩空间的景观设计应充分展现和传达这种景观文化的精神,使其融入城市,为该城市所特有,具有历史感和归属感。其表现形式可通过小品、雕塑、植物等多种形式表现。
3.2 市民休闲文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地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稀缺资源,而市民日常的休闲需求却与日俱增,滨水游憩空间的建设无疑为市民提供了极佳的休闲游憩场地。因此,在滨水区的林地中应适当设置一些广场活动空间,为老年人及一些爱好者设置"静空间",如气功、太极拳等;同时设置一些网球场、篮球场等一些"动空间",以满足城市不同人群对体育健身的需要。
3.3 都市时尚文化
时代的发展,市民的休闲方式和行为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都市中的时尚休闲文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主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城市中心区的滨水地带,应充分考虑市民的这种都市休闲需求,将滨水游憩空间与商业街和市民生活空间融为一体,完善城市功能,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空间和交流平台。时尚空间的建立也将给滨水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滨水景观在当今城市规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发过程中,规划设计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将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地方特色,以人为本,让市民和游客都能共享滨水游憩空间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7):44-46.
3 黄蕾.城市河滨地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J].规划师.2000(3):4447.
4 斯蒂芬L·J史密斯.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设计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