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实践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规划发布时间:2012-07-13浏览:

  摘 要: 在分析当前宜宾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立足自身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宜宾在“两化”互动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以及总体规划布局。同时,紧扣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探讨了宜宾加速推动宜宾“两化”互动与统筹发展的思路及主要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工业化;两化互动发展

  1. 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因此,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对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两化”互动的命题早在2007 年底的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上就提出,但因“5·12”汶川特大地震延迟,在全省灾后重建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再看宜宾市“两化”互动,其实并未停滞。

  2. 宜宾市近年来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主要成绩

  宜宾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全市上下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形成了双轮驱动、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良好局面。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3%,工业化率达54.8%,已总体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与此同时,宜宾城市建设亦是突飞猛进,共完成城乡建设投资612.57亿元;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居全省平均增幅之首,继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至2010年底达到38.56%,比2005年提高10.26个百分点;其中心城区(含南溪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0.45平方公里,人口达84.3万人(资料来源:六普数据);各县城建成区面积新增2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20.2万人。宜宾已成为我省“十一五”期间新增的两个大城市之一,跻身全省6个大城市之列。

  3. 宜宾在“两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立足宜宾实际情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宜宾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两化”互动统筹不够、城市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够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市功能配套不尽完善等诸多问题依然是制约宜宾“两化”互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国外发展实践看,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会导致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缺乏,就会出现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房价暴涨等问题。反之,如果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会导致城市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就必然会出现城市“空心化”、大量平民窟和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宜宾只有坚定“两化”互动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4. 宜宾推进 “两化”互动发展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在成渝城镇群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两化互动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宜宾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定位与目标更加突出了宏观区域视野,更加注重抓好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融合互动发展。

  4.1战略定位:

  将宜宾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两核五带”中沿长江城镇带上的重要支撑城市;建设成为川南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建设成为全省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

  4.2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0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非农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0%,建成3个超500亿元产业、1个300亿元产业、3个超100亿元产业,产业园区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全市城镇化率年平均增长2.7%(原“十二五”规划为2%),在“十二五”末达到52%(原“十二五”规划为48.56%);通过加速临港经济开发区、南岸西区及南溪新区等区域建设,在“十二五”中期(2013年)基本实现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目标;在“十二五”末,将3-5个县城建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基本建立体系均衡、健康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综合考虑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基础、资源和与成渝核心城市的空间距离,远期至2030年争取将宜宾建设成为辐射川南及滇黔、中心城区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成为成渝城镇群体系中的一级中心城市。

  5. 宜宾 “两化”互动发展的规划布局

  根据08版宜宾城市总体规划、宜宾市工业集中区布局规划以及宜宾市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结合宜宾市现状的城镇分布和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布局等因素,宜宾市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和工业园空间布局如下。

  5.1宜宾市域城镇空间总体布局:

  宜宾市域城镇空间总体布局呈“一核、一带、二线、八点”的放射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心”:即宜宾中心城区;“沿江发展带”:即沿岷江和长江东西向城镇发展带,是宜宾发展产业集群的走廊和城镇化的密集发展带。

  “两条发展轴线”:资源开发与能源工业型城镇发展轴线;旅游经济型城镇发展轴线。“八个生长点”:八个二级中心城镇。

  5.2宜宾市工业园空间布局结构

  宜宾市工业园的空间布局充分结合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沿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了沿江工业发展轴、金筠工业发展轴和珙兴工业发展轴三条发展轴线,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五粮液产业园区为主的 13个重点工业园沿发展轴线呈“串珠状”布局结构。(见附图2)

  6. 加速推动宜宾“两化”互动发展的思路及主要措施

  6.1发展思路

  6.1.1以规划为龙头,引领“两化”互动发展

  (1)加快城市总规修编,为“两化”互动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2)结合产业化发展布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6.1.2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城市组团发展

  (1)坚持以港兴城,加快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

  (2)推进旧城改造,加快三江口等片区开发建设;

  (3)将产业与城市相融,推进酒都特色街区建设;

  (4)实施退城入园,加快城市区域建设;

  6.1.3以完善功能为目标,推进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1)加强城市交通路网打造,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2)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3)完善配置城镇教育、文化、卫生、商业等功能;

  (4)围绕培育产业基地、壮大工业园区,推动产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配套。

  6.2主要措施

  6.2.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两化互动”

  (1)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宜宾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2)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坚持集约集中集聚的三集中发展原则,明确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特色,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

  (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把握外资西进、内资西移趋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加强与500强企业的联系对接,有针对性地招引产业和行业龙头,带动配套企业跟进,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

  (4)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坚持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以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为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沿江地区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加快形成沿江“产业群”、“城镇群”和“港口群”,增强集聚辐射效应,努力把沿江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统筹城乡的带动区以及两化互动发展的示范区。

  6.2.2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推进“两化”互动

  (1)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为抓手,针对宜宾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统筹解决的方案。一是针对区域一体化和两化互动发展的宏观背景,重点对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定位、城镇规模等问题进行梳理论证,明确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二是统筹协调工业园区与城镇发展的关系,重点解决好临港开发区、五粮液产业园区等空间拓展的问题,将两化互动理念落实到城镇空间布局;三是理顺中心城区的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地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安排好教育、卫生、商业、文化等城市配套功能;四是加强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重点处理好区际、城际、城内组团及组团内交通的关系,发挥各类交通通道、桥梁、市政基础设施等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

  (2)强化规划对空间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加快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沿江城镇群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县城总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核心的法定规划体系,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镇空间快速拓展的引领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有效互动,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和重点镇为骨架,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城镇体系。

  (3)加速扩大城市规模。一是加快建设“双百”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每年建成区面积增长5-6平方公里,重点拓展临港开发区、赵场片区、翠屏新区等七大新城片区;加快南岸三江口、酒都特色街区北区等区域的旧城改造工作;进一步扩展城市空间,为建设沿长江发展带重要支撑城市和川南城市群核心城市奠定城市空间基础。二是着力建好一批重点县城和城镇。突出抓好珙县、长宁、江安等县城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建设成为20万人口左右的中等城市,构建构架合理的城镇体系。

  (4)加大城市建设投资。一是结合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市级两大建设主体的作用,加快土地一级整理速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中心城区的土地供应量,确保城乡建设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二是加大涉及民生的城市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力度,完善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逐步改变公共服务设施过度集中且档次不高的现状。

  6.2.3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一是做好规划统筹。按照多规合一的原则,抓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的统筹协调。积极探索并开展“两化互动规划”编制工作,梳理已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成果,通过“两化互动规划”的综合规划载体,重新审视并统筹考虑城镇发展与工业园区发展的相互空间关系,以实现产业园区与城镇同步规划,联动发展,做到“多规合一”。

  二是做好区域统筹。加快退城入园步伐,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议积极向上争取,将临港经济开发区、五粮液产业园区等建设成为全省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

  三是做好产城统筹。保持城市工业发展的强势趋势,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重点围绕工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动产城互动发展。尤其要把产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发展、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当前许多地方都将工业、产业集聚在一起,形成成规模的园区,对这些园区进行集中管理。完善产城功能,提升产城形象,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围绕建设“人居宜宾”,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文化功能和枢纽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强城市的吸附力、竞争力。通过产城统筹,将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规划统筹管理,更有助于工业化的进展。

  四是做好管理统筹。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市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领导组,研究提出全市“两化”互动发展的思路、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统筹解决发展规划、体制机制、要素配置等重大问题,拟订并督促工作计划的实施和落实,统筹推进全市“两化”互动发展。优化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规范执法行为,完善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营造“两化”互动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好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在社保、医保、教育、住房保障等城市公共资源方面的配套服务问题,以引导和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高城镇化率。

  7. 结语

  宜宾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为进一步缩短两化发展的差距,保持两化互动良性发展,需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宜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然而,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仅仅加强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川南城市群(宜泸内乐自五市)处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确定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结构中的沿长江城镇发展带上,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高速公路、铁路为纽带,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带。建议建立起以“川南城镇群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合作组织,处理好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与沟通,从区域范围内审视工业园区与城镇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要素配置等问题,实现区域城镇一体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施意见[R].2011.

  [2]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宜宾市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情况汇报材料[R].2011.

  [3]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J].城市规划汇刊,2002(5):32-3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宜宾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实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