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轨道交通作为快捷有效并且安全的运输方式,成为各大城市交通建设的首选方案,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呈大规模、多线路、网络化的特点。本文将紧密结合该特点,阐述安全管理技术在新形势下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1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使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使事故等级和事故频率控制在预先规定的范围内。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应遵循适用性、明晰性、法律性和程序性原则。
2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内容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分为4个方面,包括安全事故预防、审查体系、检查评估系、安全事故处理(见图1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安全管理体系的设立必须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它是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
图1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2.1安全事故预防
以前的安全管理主要侧重于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对和恢复,而对安全事故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做得不够,较重视事故后的补救性管理,缺少对事故发生前可能性阶段的预防管理。单线路的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安全因素相对比较单一,容易控制,一旦发生事故,波及面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大规模、多线路、网络化的现代轨道交通建设与传统的单线路建设模式相比,具有更快、更强的扩散性和更大的易受伤害性以及有更强的关联性。某些具体的不利因素会悄悄地转化、转变为其他致险因素,当这些因素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时,它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给整个工程带来一系列恶劣的连锁反应。所以,以往侧重安全事故处理的管理思想和单线路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轨道交通建设。在当前建设环境下,必须首先对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分类、评估,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安全事故的预防是一个动态过程,事先制订的预防措施只是基于经验的累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密切跟踪,随时发现新的事故苗头,并把它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事故,事故发生后如果不加以控制或控制不力,小事故势必转化为大事故,所以在制定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的同时,应制定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2审查体系
为了保证重大工程的质量安全,国家和地方建设部门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审查制度。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外,还要对涉及工程安全的一些关键文件进行审查。
由于新形势下的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庞大、参建单位众多,而且轨道交通属于重大工程,专业涉及面广,要求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承建,所以首先要对参建单位及参建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其次,审查关键的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和施工文件。设计文件一般都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查,轨道交通建设部门(或企业)还需要对一些施工文件进行审查,如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专项安全措施。
2.3检查评估体系
检查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对安全生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相应的奖罚措施。安全检查工作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针对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检查内容包括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内业台账、分包管理、大型设备、重大危险源控制等;结合实际情况,还要进行不定期的安全专项检查,如雨季施工、汛期施工、消防等。
奖惩制度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备的制度可以调动广大参建人员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相反,不力的制度往往制约员工的工作动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疑会让许多安全隐患显化,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安全事故处理
安全事故的处理,要尽可能使事故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在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对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与处理,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安全管理建议
3.1加强工程风险管理
1)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轨道交通工程关乎国计民生,从政府到施工企业,应时刻强化风险意识,并对所有人员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2)建立风险的全过程监控机制
风险管理注重对安全事故的事前控制,首次风险评估是建立在以往工程经验和本工程勘察、设计资料的基础上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新情况、采用新工艺、利用新技术、使用新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新事物进行跟踪评估,以便使它们更好地为工程服务。所以,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建立全过程的风险监控系统。
3)建立反馈机制
良好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对决策方案的调整,为后续工程总结经验、提供借鉴。譬如,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国务院已制定了《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建设部制定了《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城市桥梁系统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的方案,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信息系统
目前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着信息不畅通的缺陷,有关数据不能全部上达到决策层,使其承载的许多有用信息不能被充分提取出来。当今,计算机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大量存储和传递,因此建立性能良好、信息流畅的信息系统是迫切需要的并且是可行的。
一个完善的、运行良好的信息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1)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搜集、传递安全信息,供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2)能够与风险监控体系和远程监控体系相结合,建立隐患控制、安全责任、安全统计分析、事故管理、安全档案管理子系统。
(3)能够实现安全管理办公自动化,使工作流程规范化、制度化。
(4)能够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安全文件和事故案例数据库,为应急管理提供信息,增加预测预防能力。
3.3安全教育培训
以往轨道交通发生的事故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力是最重要的资源,为了避免或者减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使职工适应作业环境。职工如果不经过培训和教育,不熟练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关作业的条件和知识,就难免出现不安全行为。
4结论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铁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的地铁与地下工程开发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造就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建设队伍。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地铁建设成世界上最安全、最适用、最经济的地铁工程,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戴行信.交通安全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2]季令,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崔艳萍,唐祯敏,李毅雄.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3):43-48.
[4]崔艳萍,唐祯敏,李毅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5,18(3):11-14.
[5]何桂钦.香港地铁的安全管理体系[J].轨道交通,2006(4):31-33.
[6]谷江河,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预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2)57-59.
[7]陈铁,管旭日,孙力形.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16-18.
[8]黄卫.加强技术风险管理确保地铁工程建设安全[J].城乡建设,2005(9):8-9.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