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3-08-23浏览:次
摘要: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民生观,构筑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即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革命时期形成,是动员民众成为革命力量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文章发表在《决策与信息》上,是政治小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毛泽东;民生思想;人民群众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专门论述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相对较少,且多从群众路线入手探究,对民生思想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足。重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发现其民生思想的作用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本文拟从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学术源流及内涵入手,探究民生思想在当下的意义与作用。
1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来源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学术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批判,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吸纳。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加以改造创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形成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的观点,构筑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毛泽东对民生思想的扬弃是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化的重要表现。中国古代十分推崇民生思想,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如孔子提出了“仁政”、“爱人”的主张,孟子发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正义呼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等。毛泽东鉴于百年中国的巨变,积极吸纳传统文化中民众为国家之根本的思想,逐渐萌芽出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
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伟大人物,从小就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毛泽东对民本思想的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深层原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他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正确评价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1]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站在历史唯物论的理论高度,充分估计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把反映了某些社会真实的民主观视为历史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思想萌芽,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以作为我党的借鉴,从而不仅使传统的民本观发生质变,升华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终,确立民生思想的完整体系。
2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内涵
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运用“民本观”的丰富思想,升华而形成了自己的民生思想。相信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相信群众是克服困难、解决社会矛盾的力量源泉等这些都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民众力量的依靠与尊重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高度赞颂农****动的无比威力,“其势如暴风骤雨,迅速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1]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和《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着作中,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做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是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所作的科学论证。毛泽东不仅全面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而且进一步阐述了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活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毛泽东始终要求党的干部时刻关心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生活。他还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的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实践证明,承认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一心依靠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为最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依靠谁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毛泽东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最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那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敌人都能战胜。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全人类为已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一面亲身投入革命,领导工农运动,启发民众觉悟,一面发表文章和报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要求解决诸如土地、生产等诸多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正是由于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使共产党在农村打下了深厚基础,并一步步在城市开展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原理用于指导抗日战争。他指出:“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广大群众动员起来参加革命战争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到了新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着重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强调的是依靠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深信,只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一定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党的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也是认识主体,人民群众的经验和知识是党的智慧的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正确制定和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内容更加丰富。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民本”思想成了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新生阶级反抗没落阶级,人民群众****反动统治的理论武器。在和平年代,共产党更是建立了一整套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机制,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国家主权在民的思想。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无不体现了这一思想。由于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制度化,新中国第一次使人民真正地做了国家的主人,民本思想不再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而是落在了实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起到保障人民权益,使人民群众不受非法伤害的作用。
3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启示
对民生思想的发现与完善丰富了毛泽东革命理论的内涵。毛泽东在求学期间就提倡“重民、爱民、信民”,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党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同广大群众相结合,最终在实践上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民生思想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将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内容的杰出典范,丰富了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与发展的课题,同时也启示我们不断探究改造传统文化方法与途径。
毛泽东还把民生思想运用于对党的全部工作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方针政策。在武装斗争上,科学地解决了人民与军队、人民与战争、人与武器的关系,制定了一整套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在党的建设上,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始终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使革命事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统一战线上,建立了广泛的革命联盟,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了敌人。在文化艺术上,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等。这些方针政策无一不是在民生思想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的,民生思想丰富的内涵几乎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完善民生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都显示出了重要作用,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事业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这是一种充满文化深思的政治智慧,体现了我们党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思想,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发展。面对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托,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对人民群众怀着无限的忠诚和热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突出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民生观,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基本内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结晶,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不断完善深化了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的认识能力,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力量和依靠人民、服务于人民的重要性。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启示是实践的产物,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治小论文期刊推荐须知:《决策与信息》由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主管主办,1984年创刊,邮发代号:38-138。《决策与信息》是一本为经济决策和经营管理层服务的综合性财经决策杂志,围绕财经决策主题进行深度分析报道,宣传科学决策思想,解读重大经济决策,为经济决策层提供前瞻性理论观点和决策管理资讯,推进政府官员、企事业首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现代管理水平。杂志融思想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给读者以深刻的、高品位的阅读期待。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政治小论文期刊推荐探析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