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3-02-27浏览:次
摘 要:就城市防汛能力、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字:城市污水,管网
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污水逐渐成为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污水处理成为现阶段国内各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城市污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径流和其他弃水,一般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再加以利用或排入水体。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厂、提升泵站和污水管网系统,其中污水管网涉及面广、投资巨大,是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关键所在,主要有提升闸门、启闭机、泵房、污水管网等。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目前,由于受城市经济、建设条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约,我国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相对国外来说比较滞后,其在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今年7月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遭遇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暴雨,遭受了严重损失,暴露出了城市防汛能力、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等深层次问题,在全国敲响了警钟。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污水专项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原有的总体规划、各种专项规划或控规已不适应城市发展,对其进行调整已成必然,很多城市甚至是边调整边建设,有的甚至是先建设后调整,导致系统性要求很高的污水管网规划跟不上步伐,此外,普遍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供电、给排水、管道煤气、通信等城市配套设施随着城市扩张不断增加,随意敷设,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专项规划,造成地下管线犹如“蜘蛛网”,加之各种管线分属达20多个不同部门管理,管线的改造、维修、抢险等导致路面像拉链一样被挖开、填埋,甚至由于信息不共享,管线施工造成重大事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施工而引发的管网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二)管网投资乏力,历史遗留问题多
各地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增加,但投资力度仍低于城市发展速度。一般来说,城市污水管网的管道口径大,埋设较深,工程造价较高,需要投入的建设资金非常大,动辄百万、千万甚至至上亿元的投入,地方财政难以负担,加之污水管网建设属于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无明显经济收益,而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很多,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因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管网短期内能够适应城市发展,但长远来说缺乏长期打算,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城市看海”、“管网打架”的现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起建于九十年代,许多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建设起步较晚,历史遗留问题很多,污水管网问题尤为突出。在不少旧城区,绝大部分是雨污合流,就近排入附近的沟渠,再沿沟渠排入附近水体或管网,导致水体水质变坏或雨季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如山东省2011年,全省108个市县,建城区面积达到了5083平方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了1.69万公里,城区污水管网密度仅为3.3公里/平方公里,且大部分为雨污合流管网,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管网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已建成运行的206座污水处理厂中,仍有32座负荷运转率低于75%。由于有的城区部分排污沟是开放式的,市民向其中倾倒垃圾现象严重,这更加影响了城市环境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已有管网维护管理欠缺
由于“重建设,轻维护”,维护资金缺乏,人员和设备短缺,而且没有有效的奖励机制,大量已建成的污水管网自投入使用后就一直没有再进行有效的检查维护,管道实际运行情况远未达到原规划设计要求。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部分管道存在漏水、淤积、沉降错位等问题;管网维护投资少,缺乏先进的机械设备,日常清淤多以人工为主,并且仅限于路篦口位置;管道发生堵塞,堵塞位置及情况不清,疏通手段有限;管道破损维护不及时,检修困难,维修方法单一;由于城市规模扩展快速,管网配套跟不上,有的企业污水直接排入就近水体,严重污染环境。
(四)建设质量标准低,易存在通病
由于污水管道是地下工程,建成后,看不见摸不着,施工单位存在侥幸心理,降低施工标准,造成在污水管道的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如随意更改施工图纸;竣工图纸与施工实际不相符;管道接头质量差,存在脱节和移位等问题;不进行闭水试验;为通过闭水试验或止水在检查井内乱设封头;拆除封头不彻底,打开一个小洞了事;检查井基础周边土方回填不实造成检查井沉降明显;道路基层施工时将石块或灰土填入检查井,甚至将检查井铲平,覆盖在道路基层以下;个别单位在管网上方未经同意随意施工,造成管网被破坏、堵塞等问题。
(五)污水处理费征收率低,征收标准低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二级标准,加上污水管网在内的单纯运行成本一般为0.8元/吨左右,含折旧在内的运行成本一般为1.2元/吨,如果出水水质提高到I级A标准,再加上污泥的厂外处置费用,运行成本还要提高。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地方政府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降低企业、居民负担,对有的企业用水大户实行包干费用用水,存在不按照标准征收污水处理费,征收率低的现象。如山东省附加在自来水上的污水处理费收缴率能达到80%以上,但占供水总量30-40%的自备水,其污水处理费收缴率一般只有10-20%左右,已成为制约污水处理费收缴的瓶颈。2011年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30.77亿吨,年需运行经费25亿元,实际收取污水处理费18.3亿元,缺口6.7亿元。大部分建制镇还未开征污水处理费。
(六)城市排水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有的地方由排水管理部门负责,有的地方未成立排水部门,则由城建部门下属的市政部门或污水处理厂负责,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和监测企业排入管网的污水是否达标,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管理职能相互交互,关系不顺,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了事实上的管理弱化。在污水管网的运行中经常会遇到因企业偷排和超标排放的问题,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超标或波动大,由于对污水的排放及质量不了解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在查找污染源的时候都比较困难,对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合流制截流式管道还可能对河道造成污染,造成污染事故,破坏生态环境。
二、建议
(一)高起点及时编制污水管网专项规划
当前,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各地政府应转变观念,重视污水专项规划,树立规划的“龙头”强势指导地位,并确保严格执行,顺利实施。一要结合当地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略超前规划,可操作性要强;同一城市或区域规划统一,与总体规划协调。二是污水管网规划要具有连续性,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规划中和设计中已经明确的污水管道随路建设,必须严格实施,否则,道路或周边建筑建成后给后期污水管道的实施带来较大难度,甚至可能改变区域污水管道布局。三是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综合管沟”。采用地下管线廊道即“综合管沟”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作法:将地面上的、地下的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设置,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它比传统直埋管具有以下优点:避免各类管网的更新、维修、扩容时的道路像拉链一样被反复开挖,节省建设资金,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方便管网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解决“城市看海”的现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但由于共同沟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等原因,尚未得到全面推广和普及。欧洲最早兴起建设共同沟,巴黎已建共同沟超过100千米;在亚洲,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共同沟建设最先进的国家,我国台湾于1991年开始建设共同沟,将其与地铁、道路建设等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相结合,从而大大降低了建设总成本;1994年,上海建设了大陆第一条规模最大、距离最长的共同沟---浦东新区张杨路共同沟,2002年12月又开工建设安亭新镇共同沟,总长约6公里,在居住区内铺设“共同沟”,在国内目前尚属首次。山东聊城结合古城保护与改造建设了6000米共同沟。此外,北京、广州、济南、沈阳、大同、中山等都进行了建设“共同沟”的尝试。烟台、杭州、嘉兴也已把建设“共同沟”列入城市规划。
(二)加快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重视现有管网设施的维护管理
按照城市规划做好配套管网的建设,虽然污水管网的建设投入资金巨大,但可以一是通过申请国债、“以奖代补”资金及国内银行贷款、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二是鼓励民间资金或发行专门地方债券募集资金建设;三是“谁受益,谁出资”,协调就近企业出资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高,管道老化和破损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管道损坏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损失和不便,要有计划地对管道进行养护,定期检查和维修。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改变原有的排水管网的管理和养护理念,让养护维修和管理手段逐步向机械化过渡,不断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效提高污水管网的实际使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管理体制
一是为便于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有关城市排水的情况,加强源头管理,成立排水管理部门,结合排水许可制度逐步建立重点排污户档案。积极推广建设项目综合验收,在现有综合验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污水接管审核、备案和许可制度。通过对排污用户排水水质、排污量、排污口设置、特征污染物等情况的了解逐步建立排污档案,并根据排污量和污染物特点建立排污户分级制度,针对不同级别的排污用户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污水排放的源头控制,进一步保障污水管网设施和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环保部门对排放废水的水质、水量进行监督和监测管理,建立与健全监测网站,确保进入管网的废水达标排放,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出水达标排放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规范污水管道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和项目移交的管理。必须加强污水管道的施工行为的管理,在产权移交时接收单位应要求移交提供竣工资料,现场校核竣工图纸和闭水试验记录的准确性,并抽干或降低检查井内水位(管口至少露出1/3),全面检查井内和管道的施工质量,是否有封头、淤塞等情况,对于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必须整改达标,再予接收。
(四)重视污水管网信息收集和更新
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确定专门部门负责,整合城建、公安、交通、国土等各部门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共建、共享的平台,开展、加强地下各类管网(不仅限于污水管网)的资料的收集、备案和存档,不断收集更新完善数据,建立地下综合管线信息数字化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2012年8月20日,烟台市规划信息中心建设的城市数字三维可视系统投入使用,开发了三维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已应用于规划审批中。目前已完成了莱山区、芝罘区、高新区和牟平区面积约 593 平方公里区域内的管线普查工作,探明了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8大类1万余公里的地下管线,并完成了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建设。
(四)加强自备水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费足额计征
一是有关部门要切实解决好自备水用户污水处理收费难的问题,严格按其实际取水量计收。对逃避缴纳污水处理费的,要严格依法处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足额征收,不得擅自减免,切实提高收缴率。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征收、管理、拨付等方面的职责,实行污水处理费征管责任制。二是加强污水处理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专户管理,必须专项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维护和项目建设,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尝试污水管网管理维护的市场化
随着近年污水处理厂市场化的发展,亦可以尝试将污水管网及污水泵站等厂外相关设施的运行管理、巡视、维护等具体行为委托给更专业的公司承担,污水管网主管部门则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员,更多的精力在深化管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实现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和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赢。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维护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