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3-02-02浏览:次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绿色生态建筑的含义,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建筑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加强实现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简述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原是针对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提出来的,它是国际上的发展理论深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①生态持续。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整个生命支持系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化;保护自然资源;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
②经济持续。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废物,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改善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③社会持续,既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
2、 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和发展目标
2.1绿色生态建筑的含义:绿色生态建筑实质上是以生态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为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生态工程和建筑形式。因此绿色生态建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自然环境的关心与尊重。对自然的关心是绿色生态建筑存在的根本,它是一种环境的共生意识的体现,它要求建筑师认识到建筑作品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自然更多的关心.对使用者关心。
②绿色生态建筑在注重环境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足够的关心,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
③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建筑不在是隔绝人类与自然的厚重屏障,不再是冷漠与远离自然的代名词。
2.2降低能耗,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绿色生态建筑当前的主攻目标:我国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仅就电力系统来看,1995年电力系统的火电厂年产灰渣量达9936万t, 占地面积达38万亩,排入江河90万t。而且每年还毁田造砖,使可耕地面积每年减少40多万亩,太原市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因此,绿色生态建筑与可能性持续发展更是建筑师们在太原市搞设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两大危机之一,世界常规能源的储量,按现有的开采技术水平计算,煤可用200年,天然气可用50年,石油为30年。我国近年来能耗增长很快,但有效利用率很低,仅为26%,而西欧为40%,美国50%,日本为57%,按比例率计算我国约有四分之三的能源浪费。从能源耗用分布来看,建筑能耗占的30%~40%左右,如日本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美国占35%,英国占34%,西德占33%,瑞典占40%,我国目前约占25%~3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将迅速增加。
通常说的建筑耗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建材生产用能;②房屋建造施工用能;③建筑物使用日常用能;④房屋维修和拆除用能,其中日常用能量大,一般占建筑总耗能的80%~90%,据瑞典的分析报告,一幢耐用年限为40年的住宅,施工用能2.5%,生产用能约占4%,日常运转约占93.5%,而日常运转用能中,主要是供暖空调制冷耗能占用比例最大,因此,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能耗,尤其是降低日常运转能耗,是当前绿色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攻目标。
3、加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
3.1贯彻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观。从根本上来说,“绿色设计”不是某种可以简单确定的标准,而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下面从三个方面讨论绿色生态建筑观。
①关于合理利用能源及各种其他资源的观念问题。假设我们考虑一个适宜的室内环境,常规的方法是消耗许多能量与资源,从“黑箱”里“制造”出一个完全虚假的气候。然而,人类对于环境的基本需求常常无需这些设备也能得到满足。从绿色设计的观点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能源供给者,大部分的照明可由太阳光提供,制冷可由流动的空气产生,采暖可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有的资源还可以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以太阳能作热源,以风压和热压加强通风,以水的蒸发制冷等,这些都是人们已经熟悉和掌握了的方法,而通过计算机的分析和模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法则。
②关于环境舒适的标准。有人说舒适是指500Lx的照明与22℃ 的温度,而这种过分简化的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人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尽管空调系统可以控制温度,但是由于它们不可能完全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所以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绿色生态建筑将舒适予以重新定义,即:能反映季节变化,能根据个人的需要局部改变室内的环境。
③关于建筑物本身。它的构成形式,材料和外观,绿色设计思想是要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绿色生态建筑是一个能积极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其材料首先必须是环保型的,不论采取何种技术措施,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一方面,它可能成为能量转换器的界面:能收集大自然提供的免费能源,能自身调节能源的流动,将其送至需要的地方或者将剩余的部分储存起来,使建筑物在能源需求方面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建筑的外层在提供调节气候,减缓、消除或改变自然气候的波动的同时,也为内部和外部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界面。以这种方式设计的建筑内部环境更趋稳定。这样的系统能极大的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降低运行成本,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在这样一种可以自我调节的建筑里,用户有更多使用上的灵活性,他们更少地依赖机械装置,使环境变得更加舒适。
3.2建筑可持续性设计原则和目标。在实现可持续建筑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尽量贯穿3R原则:减少环境影响(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并力求实现下述方面可持续性:
①社会可持续性目标: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展社会自决和文化多样性;改善普通人群的机能培训和能力增强,公正的分配建筑的社会成本和效益。
②经济可持续性目标:确保受益者的财务承受能力,促进就业机会;增强市场竞争,确定价格和税收,选有环境意识供应、承包商,把环境受益投资于社会和人造资本。
③生物物理可持续性目标:合理开采石化燃料和矿物质,减少建筑中资源的使用量和提高其重复利用或再循环,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空气,土地和水污染,发展共生系统,创造健康环境,维护地球的活力与生态多样性,减少对敏感景观的损害。
④技术可持续性目标:建设耐用、可靠和功能性构筑物,在创造建筑环境时追求质量,建立服务性建筑,使大型建筑物人性化,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补缺并恢复其活力。
3.3以人为本,创造健康、舒适、绿色环保型空间环境。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和工作需要的空间环境,生态建筑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合理地满足人的需要,即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地下建筑空间环境包括功能空间环境、物理和生理(空气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以及视觉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由于地下建筑大部分被岩土层包围,内部环境有其特殊性而与地面建筑空间环境有较大差异,对促进地下空间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随着对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视和环境控制技术水平的提高,空间环境的综合改善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这对有大量人员长时间在其中工作和生活的地下建筑,如大型地下建筑综合体、地下商业街和购物中心、地铁车站、地下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和地下办公建筑、地下车间以及地下居住建筑等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综合运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方法,创造健康、舒适、绿色环保型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欧阳志宏. 走绿色、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03.8
【2】都沁军. 论建筑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1.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析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色生态建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