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21-09-25浏览: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主体、利益主体和评判主体的作用。由于理念、机制、组织、效果等不同层面的现实困境,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真正有效发挥,要从提高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意识、健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机制、发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作用、推进满足人民需求的精细化治理等方面探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人民群众;城市治理;主体作用

城市管理论文

  伴随着规模大、速度快的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我国步入了城市体量不断壮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一环。习近平同志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1]“人民城市”的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人民性。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同样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永恒胜利之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市治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城市发展的健康与稳定。

  一、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主体作用的深刻意蕴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条主线。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意味着要科学地回答城市治理“依靠谁”“为了谁”和“接受谁的检验”的问题,也就是要从参与主体、利益主体和评判主体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理解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城市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首先,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参与主体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秉持的立党、兴业、强国的哲学根据。习近平同志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2]

  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而不断发展壮大,也正是因为坚持了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原则,强调人民群众是书写历史的主人,是掌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力量,并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新成就,其原因也在于此。人口众多的中国有着无比坚实的智慧和力量基础,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最大优势。

  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参与主体作用,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力和源动力在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蕴藏着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创新精神和智慧源泉。城市治理中的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颁布和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和改革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可见,建设美丽宜居整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不仅要靠管理,更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权利,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其中,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人民群众变被动参与为主动作为,真正成为城市治理的顶梁柱。同时,也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只有当城市治理的各项举措真正深入人心、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惠及人民,人民群众才会真正理解城市治理工作并主动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要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治理和建设,为各方面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提供畅通的渠道和机制,凝聚人民群众的城市治理共识,汇集人民群众的城市治理力量,从而将城市治理变成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奋斗和付出的事业。

  其次,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利益主体作用。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必然要以实现自身利益为最终目标。作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核心和先锋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对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3]

  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城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全体人民,以更优的供给、最好的资源、更多的机会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治理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创新成果必须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而非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否则就会极大损害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最终也会使城市治理缺乏活力。

  城市治理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是城市持续发展进步的深层次源泉。当前,中国城市已从一个温饱型社会逐渐转化为发展型社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日益变换,人民群众基本、共性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逐步得到有效满足,而个性化的多层次的更具主观色彩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平正义需求、生态环境需求等愈加凸显。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利益主体作用,必然要切实聚焦人民群众本身,着力破解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各种制约因素,使城市治理符合其需求、贴近其生活、服务其利益,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逐步满足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民主法治、生活环境、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合理要求和突出意愿,真正做到城市治理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再次,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评判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评判者。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法宝就在于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毛泽东曾将我们党在全国长期执政比喻为“进京赶考”,而人民群众满意与否则决定着这场“考试”能否顺利通过。习近平同志也反复强调人民群众的“阅卷人”身份,认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推荐阅读:城市管理专业阅读哪些论文文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5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