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20-12-17浏览:次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内部各类问题不断涌现,公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日益增多;同时,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丰富,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权利主体意识也更加强烈。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沟通,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的公众参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治理各项政策的执行成效和治理效果。通过引入囚徒困境模型,以广西南宁的调查为例,分析政府与公众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博弈情况,提出要提升城市治理公众参与水平,政府主动引导公众参与是前提,培育和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是基础,政府与公众相互信任是关键,同时要加强对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促进政府和公众的合作,实现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公众参与;城市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制度指明了方向。[1]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公众对于城市治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城市治理中加强公众参与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要求之一,公众充分参与城市治理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重要内容,也是必要手段。当前,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公众参与理念、参与机制以及参与效果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和困难,[3]需要结合城市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实际,从政府和公众两个主体入手,提升城市治理公众参与水平。
本文基于博弈论囚徒困境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市治理现代化形势,以广西南宁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情况为研究案例,分析公众参与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囚徒困境博弈策略选择。从政府与公众两个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两者的关系,探讨如何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合作和共赢,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公众参与水平。
一、相关概念和囚徒困境模型
(一)城市治理和公众参与的界定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會转型的快速推进,城市整体发展状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城市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日益迫切,社会公众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对公共供给方面的利益诉求越来越渴望,城市治理的内容和公众参与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现有研究中,学界对城市治理和公众参与的探讨非常丰富,本文在整理了相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治理界定为: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市场以及参与等综合手段,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秩序、环境卫生、市民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整合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的多方应用,公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也在不断丰富。我国城市治理公众参与从动员参与、自发参与发展到理性参与阶段,公众参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4]结合本文研究实际,对公众参与采用王周户教授的定义:主要指政府之外的个人或社会组织等主体,通过一系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到权力机关立法或政府公共决策中,包括公众在立法或公共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直接施加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5]结合本文研究范围,公众参与的活动以围绕城市治理开展的一系列事务为主,同样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参与事项更贴近于公众自身实际情况,方式和方法也更加自主和随意,这为利用囚徒困境模型进行探讨和分析政府与公众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博弈选择,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囚徒困境模型
囚徒困境模型是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在1950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虽然简单,但是在提出后有效地解释了很多社会现象,是博弈论中最为基本和有效的模型。模型假定有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代表囚徒困境博弈的主体(如表1)。甲和乙在共同作案被警察抓住以后分开关押,并告诉他们:可以选择坦白或者选择不坦白;如果其中一个人坦白,而另一个人不坦白,则坦白的一个人会被立即释放,不坦白的一个人会被判刑10年;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则会每人都判刑8年;如果两个人都不坦白,因证据不足每个人在被关押1年后释放。在这个博弈当中,犯罪嫌疑人(囚徒)甲和乙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行动):坦白和不坦白,这个博弈的支付(支付主要指每个参与人在给定战略组合下得到的报酬)结构如表1所示,列代表囚徒甲,行代表囚徒乙,矩阵中的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为甲的支付,第二个数字为乙的支付。
根据上述界定来看两个参与人即甲和乙会如何进行选择,假设参与人是理性的,因此被判刑都会给他带来痛苦,所以他的目标就是能少坐牢最好。先分析甲的选择,他所面对的问题是:如果乙坦白的话,自己坦白会判8年,不坦白会判10年,那么坦白比不坦白要好;如果乙不坦白,自己坦白会被立即释放,不坦白则会被判1年,坦白还是要比不坦白好,因此对于甲来说,不管对方坦白与否,自己的最优选择都是坦白。对于乙来说也是相同情况,所以每个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坦白。但是在这个博弈中,两个参与者的帕累托最优并不是两个人都坦白获得8年的判刑,而是两个人都不坦白获得1年的判刑,原因是在两个人的博弈当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对方的利益,导致没有产生最佳结果。
(三)囚徒困境的重复博弈
上述模型当中两个人都坦白无法构成纳什均衡,因此也无法形成帕累托最优,其问题的关键是上述的博弈是一次性的,每个人都只考虑眼前利益。在现实社会,两个参与主体既有一次性的博弈,也会有多次重复的博弈。博弈论证明,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合作对每个理性人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原因是重复博弈的三个特点。一是重复博弈中前一段博弈的结果不改变后一阶段博弈的结构;二是每个参与人都能够观察到博弈过去的历史,也就是博弈过去发生的事情;三是由于重复博弈,参与人关心的不仅仅是现阶段的结果,还包括未来的结果,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博弈主体有积极性做出不同于一次性博弈时的最优选择。由此可以推断得出,参与博弈的一方如果选择合作策略,另一方也会选择合作策略,如果其中一方是不理性的,宁愿损害自身利益也不愿意选择合作,只能对不合作行为加大利益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如果博弈双方一开始都选择合作策略,这就形成了帕累托最优,在重复博弈中也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根据分析,重复博弈使得理性人得以走出囚徒困境,其中关键是对不博弈方进行惩罚,加大不合作导致的成本,当不成本无限大于合作成本时,理性参与者将不会不选择合作。
推荐阅读: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制度的完善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博弈论视角下城市治理公众参与水平的提升路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5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