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9-11-22浏览:次
摘要:本文分析了西方郊区化建设的理念、优缺点及对于我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郊区建设的借鉴意义;指出应学习西方在郊区建设规划上对人文主义的重视,从文化认同、群体结构和综合服务等方面入手,避免出现西方正经历的“郊区功能从属城镇化”“功能单一同质化”等负面现象。我国的郊区建设应该放眼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切实认清农耕文化和宗亲制度逐渐衰落这一现实,以西方郊区化的发展理念和表现作为借鉴,探寻建设具有多样化,弱化阶层分化和具备自我独立性特征的乡村郊区社区;同时,以平等互助式理念推进郊区建设,强调多群体参与和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群体性建设,以及养老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生产生活体系。
关键词:西方郊区化;人文理念;乡村振兴;中国郊区;建设启示
《广西城镇建设》创刊于1974年。2002年,为了配合推进城镇化工作,扩大宣传面和内容含量,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Humanistic Ideas in Western Suburbaniz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uburb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AO Ruyu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estern sub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erence to the suburba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urr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China, moreover, point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suburb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manism, cultural identity, group structure and integrated services, avoid the negative phenomena such as " subordinate urbanization of suburban functions " and " single function homogenization " that the Western society is experiencing. Chinese suburban construc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ffectively recognize the reality that the farming culture and the clan system are gradually declining, using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performance of western suburbanization as a reference, explore rural suburban communities with diversified, weakly differentiated and self-in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uburbs with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emphasizing the multi-group participation and group construction with individuals as the basic unit, and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ystem based on the old-age service industry.
[Keywords] western suburbanization; humanistic concept; rural revitalization; Chinese suburb; construction enlightenment
引言
鄉村振兴现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也施行了从基于环境改善措施如美丽乡村建设到基于产业经济的扶持策略如特色旅游和精准扶贫等方式,都旨在对以远郊村落为典型代表的传统乡村实施振兴。然而,在城市化、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和农耕宗亲文化体系逐渐坍塌的情况下,传统村庄在聚落人群构成上、精神价值追寻上及发展方向上也产生了剧烈的改变甚至陷入迷茫;不仅如此,城市近郊的乡村地区更面临着物质和文化被城市吞并与同化的境地,失去了自身发展优势和独特性。因而,对乡村的振兴也应放在郊区建设、尤其是与城市如何衔接的背景下进行讨论,郊区同城市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郊区居民又应如何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取得平衡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西方郊区化指导理念和结果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的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西方郊区化理念的特征与人文结构
1.1郊区化理念出现的背景
郊区化理念最初出现于英国,但发扬并被广泛接受是在前英国殖民地区域。现代意义上的“郊区化(Suburban)”起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也刚好吻合。从这一时期开始,很多市政、规划和环境方面的问题都开始出现于大城市中,如伦敦、曼彻斯特等。环境污染,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的健康和拥挤问题愈发严重。除此之外,气候上的变化、经济的上行和生产与交通上的新技术也都促进了郊区化风潮的产生。这一风潮也呼应了四种受当时欧洲社会推崇的理念:基督教福音派的相关认知与生活方式、卫生生活主义、浪漫主义和阶层隔离[1]。因此,郊区化的特征在于家庭居住区向城市外围的郊区迁移,拥有低密度的特征并在功能上统一化。将西方郊区化出现的背景同当下中国发展的背景相比就可以看出很多类似之处。
1.2对隐私与美好环境的核心追求
这一理念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基督教福音派思潮的影响,在郊区化风潮中的表现为拥有典型的家庭、内向性的特征:即以一个完整、美好的家庭生活为核心。家庭,应当是繁杂纷争生活中的纵深退却空间,是可视化的堡垒,避难所。因此,这样的环境也应当是有着明确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区分的。不仅如此,也应当注重卫生整洁环境的营造,因为这是圣洁和对自我负责的表现[2]。“让一切事物都待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这种对室内和家庭隐私的追求逐渐被一种生活态度影响并表现于空间营造之上,在土地建设和规划中共有空间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死胡同、背靠背的房屋构建和狭小的住户形式也逐渐减少。到了19世纪末,大多数的住宅都成为一种“自包含”的形式,即拥有独立的前后门,整齐美观的外墙,位于住宅后方的院子及沿着宽阔开放街道排列的布局[3]。这种对隐私和公共空间区分的追求是需要拥有足够纵深和回旋余地的,因此从空间的角度来看,社区向郊区转移是必然的趋势,同时这种思潮在美学上的体现则非常注重于规范化、统一化。
不仅如此,在同一时期的以霍华德理念为代表的花园城市探索和建设中,也强调与住宅配套的院子不应仅是花园,同时也应具备实用功能,即可以为普通工人阶层提供种植蔬菜的场所,一方面力求在生产上自给自足,确保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有效的身心放松和调节方式,这一点同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居民的诉求非常类似[4]。
1.3强调专家治理和社区自治
在郊区化的过程中,由于社区向郊区转移,大量新兴的独立居住区逐渐形成,有一部分成为类似于独立的卫星城镇,而更多的则是围绕着主要城市中心的周边区域布局;在这样的郊区环境里的居民,往往在经济上具备良好的实力,对环境和管理要求也相应较高,同时,居民们的身份和生活层次也较为相近且集聚化非常明显。这种情形下居民一方面对良好的管理和环境维护有着较强烈的需求,同时也有能力做到群体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因此,社区自治就是非常有必要且可行的了。这种社区自治要求管理者拥有长远的规划愿景和社会、文化和经济上的能力,往往还需要设立相关的委员会或信托机构[5]。同时,在管理上要非常注意对社会公平和“再塑造”能力的追求,即社区是可持续的,是具备足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这些要求,是郊区化理念设想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除了在少数一些特别的单独规划的全新社区如英国的伯恩维尔(Bournville)或是阳光港(Port Sunlight)等地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实施外,在其他地区鲜有成功案例,且即便是这些地区也没能做到设想中拥有持续性与自我更新式的发展。
1.4 阶级分化本质下的社会构成基础
西方的这种郊区化所产生的社会和文化原因本质是源自于阶级差异的不断扩大,原有城市内人群之间差异扩大,矛盾增多导致一种“分裂”和脱离的现象。这种状况同当下中国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颇为类似,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郊区化所产生的环境背景和经济因素外,基于经济基础上的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阶级分化加剧的重要因素。西方的社会结构和人文特征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基督新教紧密相连的,宗教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纽带和精神指导作用,而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活动、社交,都是基于宗教的基础上展开的,强调在现世中对财富、个人奋斗的追求是实现人生价值和救赎的根本途径[6]。因此宗教关系和精神指导之于西方就类似于中国的宗亲体系。在早期的郊区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比如前文所说福音派的信条理念深刻影响了郊区化备受推崇的原则。在这样的基础上,相同文化认知体系下的群体之间会自发地形成认同感,成员间有共同的信念,对隐私、家庭、自治、美好环境、良好卫生条件等追求逐渐成为了一种信条;更重要的是,能支持这样信条并付诸实施的都是具备优渥经济条件的群体。因此,处于同一階层,拥有良好教育和经济实力的相近阶层自发性抱团,相互认可并远离其他群体;这种对于独立,隔绝式的室外庭院生活环境的追求,对于邻居的可确定性、稳定性的选择,是郊区化因素中最具吸引力的,这一点,事实上也促成了阶级分化基础上的文化选择和认同。
2西方郊区化理念的负面影响
2.1郊区的从属城镇化性质
郊区化面临和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在郊区化的进程中,区域特征越来越向城镇化偏移,这也使得最初设想中的郊区优势逐渐被淡化。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来看,郊区失去了传统上基于田园优美生活、拥有良好价值产出、地位独立,尤其是有一整套生产—生活—乡土文化的运作体系。直接性的结果就是,郊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被束缚且郊区彻底沦为了城市的附庸,自身不再具备独立的意义。比如在美国的很多区域,郊区城市化、同质化的现象正在普遍发生着,并出现了很多被称作“混合用途走廊”的区域。这样的区域拥有密集的步行购物区,环绕着中高层公寓楼,严格限制不同类型的空间用途,以此尝试将郊区转换为一种更安静和安全的城市替代方案[7]。这一点的重要原因在于,在社会分层的刺激下,在郊区居住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层次的象征,因此原本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会尽可能向郊区迁移并涌入,造成城市中心区附近的郊区人口暴增,导致原本设想的低密度社区优势的丧失。同时,迁入的人群中有很多来自原本希望居住于市中心区但又无法负担起高昂房租的居民,他们对于各类基础设施的需求很大,如在华盛顿区的Shirlington,郊区社区的餐馆和酒吧数量已经超过了市区[8],对泳池,公寓等配套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由于对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住房的档次也逐渐降低,房租变得低廉,原本该有的郊区化环境被破坏且富裕居民逐渐离开这样的社区并迁入真正的远郊区,近郊区则逐渐变得同城市越发类似,也出现了诸多城市原有的问题[8]。
不仅如此,这种居住区具备低密度、统一性、协调性的特点,拥有整齐的专为居住服务规划的道路网及景观特征,不论是在居民自发的接受度上还是官方规划条例上都对建筑功能、尺寸、大小拥有严格的限制;一切以稳定、慢节奏、休闲为核心,尊崇的是特定阶级和群体的利益和价值观,这就使得在这样的环绕城市核心的广大郊区区域内的规划和进一步发展变得非常困难,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以悉尼为例,该市是澳大利亚郊区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澳大利亚的郊区化从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甚至是紧邻CBD的附近区域都可以被称作为“郊区”,拥有大量低密度的住宅区,而这样的区域向周边地区广泛地蔓延,使得整个城市达到非常广阔的占地面积,且多为低密度住宅区。同时,拥有严格完善的规划条例限制,如悉尼地方环境发展规划(Sydney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2012)[9],使得很多现代化和多用途的建设受到了限制,城市整体上看起来不仅过于庞大浮肿而且缺乏现代化的活力,同时,郊区本身的独特性因素也不够明显。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西方郊区化的人文理念特征与影响及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郊区建设的启示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4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