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8-04-11浏览:次
这篇城市化建设论文发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城镇化发展让农村人纷纷涌向城市,如今第二代农民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那么如何解决第二代农民问题链条、有效提高其城市融入度呢?论文阐述第二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产生原因。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论文,第二代农民工,城市化,城市融入度,职业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离开农村涌向城市。时至今日,这一进城务工群体渐渐在城市立足,涌现出“第二代农民工”的新群体。截至2017年初,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第二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1]。不可否认,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劳动力来源,并逐渐演变成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
城市化不仅影响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景观等物质设施,还影响了“人”本身。作为现代传媒和通信技术教育出来的新一代群体,第二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第二代农民工职业问题是解决整个第二代农民工问题链条的核心环节之一。只有解决好第二代农民工职业问题,才能提高其收入水平,有效地促进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2]。
苏州市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至2017年初,常住人口102.8万,外来务工人员占55.99%。本文通过研究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措施,改善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现状,从而提高其城市融入度。
1 第二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第二代农民工”这一概念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被提出,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劳动力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二代农民工逐渐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因此,本文第二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农村,现于城市工作且对城市认同度高的劳动力群体。
2 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现状
2.1群体的职业发展特征
2.1.1高文化教育水平,低专业操作技能
第二代农民工普遍都接受过9年制义务教育,且接受更高教育的经历。受城市吸引,他们往往在结束学业后来到城市寻找职业发展的机会。在群体的文化水平普遍增长的同时,群体中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数量并不多。根据作者调查显示,仅有19%的人群接受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包括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技术,以及在社会企业接受过熟练工的指导),更少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
在高教育文化水平,低专业操作技能的背后,是第二代农民工职业观念的转变。受城市化发展、现代经济市场及第一代农民工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影响,第二代农民工对知识格外推崇。他们希望获得能够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基础设施资源、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希望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话语权、同等的地位,希望不再受到歧视。对第二代农民工来说,获得平等的资源、权力与地位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学习获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学历,从而在求职时获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职业地位,由此从经济收入与职业地位上缩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
2.1.2职业发展意愿强烈,缺乏职业发展方法
根据调查,第二代农民工来到城市寻求工作的前三大原因分别为:锻炼自身能力、城市提供多的发展机会、为未来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其来到城市第一次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2岁,而第一份工作的特点是:群体对第一份工作的货币性薪酬往往要求不高,而重视工作所带来的非货币性薪酬。往往第一份工作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中任意一个即可:专业对口、能够掌握技术、感兴趣等。
与此同时,第二代农民工缺少职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法。在新经济时代,政府与社会就业指导和培训模式并不健全。调查者普遍认为“获得求职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是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即使目前是信息大数据时代,第二代农民工仍未充分获得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
2.1.3存在职场排斥,城市融入度低
根据调查,55.81%群体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而影响满意程度的前三因素分别为职场人际关系、工资水平、工作压力。在当下社会的职场中,第二代农民工受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影响极大。第二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希望融入社会,融入城市,而其重要的一步就是在职场中获得肯定与支持。
当前,对新民工的基本评价是“三高一低”: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能力低。工作耐受力是个体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时,经得起打击和压力并能够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3]。对于心理资本较低的第二代农民工而言,其工作耐受力低,也意味着他们身处逆境、挫折或失败情境时,自身具备的复原能力比较低。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他们在城市寻找工作的难度就大,选择余地较少,其自信水平不高;对于“非农非城”的模糊身份和城市工对他们的漠视,也很难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心理敏感而脆弱,充满悲观和自卑[4]。因此,由职场上不公平的排斥行为,易诱发其在社会融入时出现边缘性状况,导致难以融入城市。
2.2群体的职业发展困境
所谓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困境,是指第二代农民工在求职、就业过程、就业结果中面临的诸多制约、限制的情况。这种困境的存在,有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第二代农民工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各社会主体对第二代农民工的影响。
2.2.1职业保障困境
目前,第二代农民工的保障困境主要体现在就业和权益困境两个方面。
一是就业困境:获得求职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成为就业的最大障碍。调查中,第二代农民工获得工作岗位的途径首要是“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即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其求职是在人力供需信息数量相对充分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为什么在信息数量充分的情况下,第二代农民工又对这种途径有所不满呢?其原因有二:第一,自身因素。当第二代农民工寻求就业岗位时,发现自己的实际能力与工作的需求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其无法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因此,第二代农民工对寻求工作的途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第二,外界因素。大数据时代虽然信息数量多,但信息質量参差不齐。一方面,企业发布的信息真实性不足,为了能找到员工,其在发布招聘广告时往往虚假夸大本企业的规模,发布不实信息;另一方面,对互联网传播的各类招聘广告,目前政府与网站都没有做到充分的监察与审核工作,无法保证网络信息的质量。
二是权益困境:一方面存在69.4%的人群所在的企业没有为其缴纳完整社会保险;另一方面,第二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薄弱,自身知道并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实施条例》《苏州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等与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人数仅达52.2%。这种困境的出现,是第二代农民工自身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自身因素。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第二代农民工的权益维护意识已有较大提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种权益意识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第二,外界因素。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节省成本,不愿花费过多资源给临时编制或实习员工提供完整的社会保险;更有规模较小、意识淡薄的企业受利益驱动,无法给正式员工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法规没有得到充分普及,没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理解与支持。
2.2.2培训教育困境
第二代农民工职业发展意愿强烈,但缺少职业规划,缺少职业发展方法,缺少职业培训的机会。这种问题的出现,原因有二。其一,第二代农民工忙于工作,没有空余时间进行培训。而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群体普遍认为其每小时付出的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实际的劳动价值不符,而为达到其理想的工资水平,其所能够做的就是增加劳动时间。其二,一方面社会提供的教育培训的费用昂贵,第二代农民工无法支付。目前经济市场上所提供的培训教育多为私人企业举办的费用昂贵的课程。培训企业聘用人员多,机构的区位选择往往在交通便利或商业中心,其地租昂贵,这些导致了其成本的增加,因此培训费用昂贵。另一方面由政府提供面向社会的价格适合的教育培训渠道很少。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目前政府开放的对成人的教育培训渠道主要为苏州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开设的课程,以及相关面向政党事业单位职员的教育培训。
2.2.3城市化融入度不高
户籍制度作为第二代农民工其他制度的根基,影响着第二代农民工就业的很多方面,如社保、住房、信任度等。第二代农民工会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不平等机制,以及制度融合难,从而职业发展遇到困境以及难以融入城市。只有就业、保障等的平等化,才能使二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
3 对策和建议
3.1第二代农民工:提升自我发展意识,树立自信积极心态
改善第二代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现状,需要第二代农民工自身的努力。从横向上看,二代农民工自身的职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化发展进程。需要农民工自身、外界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纵向上看,随着时间进程,以后甚至会有三代、四代农民工进入群体。城市如何发展以获得与三代、四代农民工协调持续化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思想上,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这样才能在得到发展机会时不会错过机会;对城市生活寄予期望,不因职场上的歧视与不公平而丧失在城市生活的信心,继而无法融入城市;也需要对城市生活做好一定现实的心理准备,不因现实与预想有落差而从城市返回乡村。在实践上,积极迎接每一个改善自我的机会,例如职业培训、工作晋升、有效的社交等。
3.2社会企业:加大企业包容度,创新就业培训模式
减少职场歧视,宣传平等观念。友善与包容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第二代農民工的职业自信心与工作积极度,从而帮助第二代农民工融入职场,融入城市化进程。
与此同时,企业应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第二代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应采取市场主导、政府辅助的模式。具体说来,针对当前培训市场课程普遍偏高的情况,可以采用“政府补贴、政府引导、企业承担”的模式。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创新培训模式。利用互联网这一有效为大众所接受的平台,开设互联网网上学校,利用“搜索关键词”获取第二代农民工培训需求,利用网络资源集合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教学资源,开创“互联网+二农培训”新模式。
3.3政府:走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农民工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病日益严重,不负重荷。要切实解决城市中农民工的就业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问题,从需要走可持续化的道路。
从横向上来讲,第二代农民工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应该加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从而引导农民工回乡。走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道路。
从纵向上来说,未来“第三代农民工”“第四代农民工”等农民工群体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政府应完善相应户籍制度,从城乡二元体制上减少未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阻碍。
综上所述,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高就业质量。妥善处理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困境以及提高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度,不仅需要二代农民工自身的努力,同时也是外界政府与社会的角色问题。城镇化发展之路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城市化的建设,不仅是设施的建设,更是人自身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珍.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第二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2] 王远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 张宏如.李群.卢锐.职场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52- 158.
推荐阅读:《城市学刊》(双月刊)1980年创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困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4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