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赋予珠海市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地位,横琴新区的成立以及珠海特区扩容等宏观政策,给珠海带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重点分析了作为新城区的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的发展优势,包括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环境及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等,同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发展动力,并对发展劣势、机遇和挑战也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三个重要策略来科学指导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
关键词: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发展优势、发展动力、机遇和挑战
Abstract:“Reform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development program”endows Zhuhai with the core city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Th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including the setting up of the Hengqin new area and the expanding of Zhuhai Special Economic Region, bring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o Zhuhai.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the new urban area -The West City Center of Zhuhai. These advantages include regional advantag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dvantages and policies advantage, etc. Meanwhile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from three levels .It also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last it concludes three important strategies which can make a scientific guidance to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Center urban area.
Keywords: West Central area;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Strengths; developing power;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建设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推动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推进的重大战略,是一代又一代特区领导者、建设者为之倾注心血、汗水和智慧的梦想与追求,是珠海人民多年来的迫切愿望。1988年,市委市政府首次确立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2008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西部中心城区”的战略构想。
此后,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文简称《纲要》)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珠海新崛起、再振兴的势头已然形成,西部中心城区的开发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启动开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2010年12月26日,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启动仪式举行,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同时挂牌成立,标志着西部中心城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 西部现状
2.1人口分布较分散,城市化水平不高
珠海市域以磨刀门水道为界,分为东西两大板块。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市约2/3,西部地区人口约66万,不到全市人口(约156万)的1/2。现状常住人口主要分布在斗门和金湾现有城区范围内,城市化水平不高,人口分布较为分散。
2.2外部交通陆续接通,内部交通急需完善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的交通已经形成雏形,重要交通廊道基本(正在)开通,内外交通仅能满足现状需求。但珠海西部地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将会有更大的跨越式发展空间,需要一个强有力且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来支持城市格局与产业格局的形成。
2.3建设用地分散,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西部地区已建设用地较为分散,以交通沿线开发建设为主。西部地区人均建设用地202平方米/人,远远高于东部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74.18平方米/人的指标,土地资源集约化程度低。
2.4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园区各自配套
西部地区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西部工业总产值158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形成“3+3+1”的产业格局,由于西部地区的相关配套建设以园区各自就地配套为主,因此,城镇化品质不高,布局较为分散,有业无城。
2.5公共配套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
公共配套设施主要集中在老镇区,以沿线配套为主,服务水平不高,人均公共设施用地远远低于东部中心城区人均标准,公共配套设施薄弱。
经过30年建设,西部产业发展良好,随着“双港”的建设和西部地区对外交通的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然而,由于西部地区规划编制主体多元,诉求多样,形成散点式开发的用地布局形式。西部开发建设无法形成合力,城市化与工业化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公共配套薄弱,导致有业无城的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佛江珠城际轨道将于 2013年动工,港珠澳大桥将于 2016年完工,西部具备了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3 发展优势
3.1区位优势
(1)承接港澳、辐射粤西的桥头堡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拉近了珠港的时空距离,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使西部中心城区可以发挥内外经济和文化往来口岸的通道作用;与港澳及东南亚传统联系使西部中心城区具有地缘政治和经济优势;靠近国际海运主要航道和拥有区域内主要可通航内河出海口的地理条件,使西部中心城区便于联系远洋市场与内陆腹地。
(2)西江流域出口
西江港口联盟由珠海、中山、江门、佛山、肇庆、云浮、梧州、贵港、南宁等14个港口组成,自2009年成立以来,该联盟积极推动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网络的建设,主动寻找沿江码头合作开发建设机会,力争合作共赢,打破沿线港口各自为阵、单兵作战的局面,谋求共同发展。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在推进流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仅地处西江流域出海口门户位置,而且紧邻“双港”,成为江海空联运的枢纽,在新一轮大发展中紧跟时代脉搏,成为西江流域通向世界之门。
(3)珠海市几何中心
西部中心城区位于珠海市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与东部中心城区,西部几个产业园区具有相近的空间距离。
3.2交通优势
港珠澳大桥西沿线的建设将西部中心城区放在了直接面对港澳的战略位置上,成为珠三角西岸城市直达香港的一个枢纽通道。
“海、陆、空”各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交汇于西部地区,使得西部中心城区有望成为各种交通方式齐全的综合性交通运输节点,甚至成为珠三角乃至更大区域的客货运交通枢纽。
3.3资源及环境优势
(1)土地资源丰富
西部中心城区地势平坦,可建设用地充足,根据本次规划的现状调研,目前西部中心城区有91平方公里尚未开发的可建设用地,占规划用地36%。
(2)淡水资源
西部中心城区,黄杨河穿城而过,城区以北是黄杨山脉,珠海的最高峰,冬天阻挡寒冷的北风,夏天抬升从南面吹来的暖温海洋气流,形成峰面雨水滋润这片大地,是天然的城市绿肺。黄杨山脉以北的莲州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处在黄杨河上游,属珠海自然生态保护区,保证了源源不绝优质的淡水供应。
(3)旅游资源
西部中心城区山水交融、海河相连,城区内、外部均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加之处于珠海旅游三角区和珠江三角洲穗、港、澳旅游大三角区内,拥有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和现代化通讯网络,使其具有重大的旅游开发优势。
表01 西部中心城区内部及周边旅游资源一览表
|
名称 |
位置 |
规划区内部 |
白藤湖度假区 |
斗门 |
|
黄杨山风景区 |
斗门 |
|
大霖山风景区 |
金湾 |
|
华发水郡湿地公园 |
华发水郡 |
|
鳄鱼岛公园 |
斗门区白藤湖 |
|
尖峰山公园 |
斗门 |
|
霞山公园 |
斗门 |
规划区周边 |
平沙游艇与休闲度假区 |
平沙镇 |
|
海泉湾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 |
平沙镇 |
|
观音山风景区 |
三灶镇 |
(4)环境优势
西部中心城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本底。山体植被茂密,自然环境优良,山、海、河、田相映成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然生态格局。
3.4政策优势
(1)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确立
《刚要》明确将珠海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要引领珠江西岸的发展。
(2)特区扩容至全市
2010年10月1日,珠海特区正式扩大到市域,为集全市之力,发挥特区优势,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提供了空间和制度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将继续保持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以及体制创新中的特殊地位,珠海将凭借特区优势发挥对珠中江都市圈以及粤西地区的辐射,西部中心城区借政策优势,乘势而上,厚积而薄发。
(3)横琴新区实行比特区更特殊的优惠政策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珠海市横琴新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以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新载体。作为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横琴将成为内地开放度最高、体制活力最强、创新空间最广的区域,为珠海承接新一轮合作提供了政策试验的平台。相较于珠江口东岸已经被侵蚀的生境和高企的生活成本,在这轮发展中,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已为承接港澳功能外溢做好了准备。
4 发展动力
4.1 动力一——国家战略要求
随着南海深海天然气的开发、通用航空的落户以及《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珠海俨然已经成为保障国家南海利益、发展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和实现国家统一战略、保障港澳多元化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支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南海战略、航空战略、国家统一战略产生的强大推动力背景下,珠海未来的区域角色以及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等将发生重大的调整和变化。
国家战略布局下,珠海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的重大调整将凸显西部中心城区的价值。西部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充足、临近“双港”,在发展临港服务经济、临空服务经济等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是打造“双港”后方服务平台、落实城市经济、支撑国家战略的最佳空间载体。
海港和空港作为当今世界城市竞争最具价值的资源要素,其带来的经济效能已被一个个成功案例佐证,可以说,“双港”是“西部中心城区”这一概念得以成立的前提,特别是在海洋经济和航空产业这一系列具有国家战略意义项目布局所产生的强大能级与规模的背景下,“双港”对于西部中心城区的推动将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西部中心城区位于珠海机场15—20 公里外围辐射圈内,具备吸引航空衍生产业的机遇,是发展商务、科研教育、航空物流服务和总部运筹等功能的最佳空间载体,将是服务航空产业、支撑空港经济的重要空间和城市服务中心。
从粤港澳角度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则将西部中心城区置于香港辐射粤西的“二传手”和“接力点”的位置。而在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双港”的优势将凸显西部中心城区与横琴新区的战略差异性,与横琴新区更多地突出与港澳在文化创意、科教研发和商务休闲等方面的合作所不同的是,西部中心城区在发展空间、产业腹地、“双港”资源等方面更具优势,将更多地集中在培育基于“双港”的贸易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等方面,与港澳的合作潜力空间无限,是未来国家统一战略和粤港澳重要拓展区和新兴区域。
如果从这一角度看,在港珠澳大桥所建立起来的“全球门户”与“生产基地”之间的交通廊道上,依托于“双港”的西部中心城区将完全具备打造成为与环澳门地区具有同等级别的产业发展高地,其中环澳门地区(十字门、横琴新区)依托澳门共同打造为世界文化中心和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西部中心城区依托空港和海港的门户枢纽,打造区域新的产业高地和粤港澳新兴拓展区域,由此凸显西部中心城区和横琴新区的不同战略价值。
4.1 动力二——区域发展的视角
从区域来看,“出山靠海、节点重构”已成为各城市发展转型和重构内部空间格局的主要趋势,珠海未来的的发展也必将以各类“门户支点”和战略节点为主导。可以肯定,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横琴新区、“双港”经济区的开发,高端要素往南拓展并形成集聚将是大势所趋,未来珠海的战略性空间位置,就在港珠澳沿线的交通走廊上,其意义不仅是珠海自身的,同时也是区域的和国家的,对此必须有足够深刻的意识。根据上一节的分析,在这一交通轴线上环澳门地区和西部中心城区将凸显为未来区域发展的两大产业高地,因此,珠海未来城市空间战略的核心,都应当围绕着这两个战略空间而展开,其不仅是未来珠海谋求区域地位的战略制高点,也是整个珠三角西岸地区崛起和升级的关键所在。
西部中心城区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面向区域的组织枢纽角色更加突出。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在不久的将来,珠江口西岸地区将没有任何地区在基础设施上能够与西部中心城区相匹敌;拥有“双港”双向支撑的独
特门户资源使西部中心城区具有成为“区域门户”和 “全球门户”的机会,而在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广佛江珠城际、以及江珠高速、机场高速等重大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这一基础设施复合优势将更加明显,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将变成名副其实。
从区域市场和腹地基础来看,西部中心城区所直接面对的,不仅
仅是周边国家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区
域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自身强大的服务需求,更有甚者,如果从跨区域层面来看,从“双港”沿着西江溯江而上的地带,不仅集聚了珠江西岸最重要的产业集聚区,而且大多位于西江沿岸,由此构成的西江经济带成为区域发展最重要的产业走廊之一,地区之间产业联系、物流往来十分频繁,以高栏港为核心发起并成立的西江港口联盟显示了西江流域经济趋势与愿望。作为西江经济带的“龙头”,西部中心城区的发展组织作用将得到凸显。
明确了西部中心城区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之后,再来分析和判读其所承担的区域角色就显得顺理成章了。随着国家战略布局在“双港”地区的集聚并逐步本地化,对生产服务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需求将会增加,西部中心城区的总部经济、专业服务、科研孵化等现代服务将应运而生,而城际轨道、港口机场、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机场高速等区域基础设施则在凸显西部中心城区作为西江经济带上的组织节点地位之后,进一步强化其在物流贸易、金融等生产服务的区域需求和腹地基础,使得珠海市和区域各种高端要素在这里交汇,形成新的组织核心和服务中心。因此,未来的西部中心城区将更多地作为周边和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撑中心而存在,对整个珠海乃至区域都具有战略性价值。
4.1 动力三——城市格局确立与特区转型的需求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中,确定远景城市格局为“一条主轴、两大板块、三区一城(东部中心城区+横琴新区+西部中心城区)”。东部中心城区、西部中心城区和横琴三者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共同承担起构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功能。
东部中心城区面临人口和居住用地的饱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无法独立承担核心城市的功能,而横琴由于其国家新区的政策优势,可以作为建设核心城市的发动机和对外窗口,西部中心城区的建设,可以作为承载《纲要》确定的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功能的空间载体,作为横琴高端服务需求的延伸。
珠海市东部主城区内已经形成了国内独有的滨海宜居城市特色和气质,然而金湾区和斗门区的城市发展和空间特色并没有形成,使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对外形象和城市空间框架一直局限在原有的主城区范围,城市形象和空间特色单一,发展空间局促。
西部中心城区水网密集、农田广布,形成了城市化地区和田园风光天然融合的生态基底,为珠海城市空间特色塑造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巨大想象空间,西部中心城区完全可成为推动特区转型跨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5 SWOT分析
发展优势在前节已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重复。
5.1发展劣势
(1)开发主体多
西部中心城区地跨金湾、斗门两区,涉及红旗、三灶、井岸、白蕉等四镇,开发层级涉及市、区、镇、村。由于开发主体多,各自诉求不一,开发建设行为也存在着一定的各自为政现象。因此,西部中心城区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尚未形成统一的开发建设步调及合力。
(2)经济规模偏小
目前,西部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偏小,在公共投资和辐射带动方面显示出劣势。一方面,限于政府财力,一些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如联系东部城区的第二通道等)难以落实和推进,建设情况滞后于预期。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规模偏小,西部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不仅未能发挥服务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功能,也没有较好的为西部板块各产业园区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作用。
(3)东西通道单一
多年来,西部中心城区与东部城区的联系,只能依靠珠海大道一条通道。选择过于单一,造成大量通勤交通汇聚于此,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堵车和交通混乱状况,无法承担继续增长的交通量。随着西部中心城区的开发建设,与东部城区、横琴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流量必然大幅增加,如不加快新的联系道路建设,通道单一的劣势将更为明显。
5.2发展机遇
(1)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从交通来看,随着港珠澳大桥及其连接线的建设,西部中心城区将成为港澳与粤西、西江流域甚至内地西南地区交通往来的枢纽门户地区;从产业来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带来的引资距离弹性效应,使得西部中心城区将成为传接港澳辐射的“第一承接带”和粤港澳新兴拓展区;从城市来看,港珠澳大桥及其连接线的建设将使得西部中心城区与横琴新区、东部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随着珠海市“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建设西部中心城区的要求日益急迫:一方面,东部地区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战略性转变,将会带来一部分产业和人口的向外转移,西部中心城区是理想的承接地和容纳地;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以“双港”为引擎、大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和临空产业,必然要求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主城区。
(3)区域一体化和西岸崛起
目前,珠三角已进入到一体化和区域平衡发展的阶段,并将形成“一湾、三级、多轴”的一体化空间新格局,西岸的崛起和后来居上将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珠海要发挥核心城市的作用,就必然需要建设“强心”,即区域性交通枢纽门户和生产组织中心。考虑到东部城区在空间承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已接近饱和,同时还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因此这一“强心”将必然由西部中心城区来承担。
5.3发展挑战
(1)南沙、前海的发展
从珠三角来看,广州的南沙、深圳的前海同样以打造区域“强心”为目标,对西部中心城区的发展带来挑战。
l 广州南沙
从现状来看,南沙已拥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等国家级特色经济功能区,也是广东省唯一的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行使广州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从发展来看,南沙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三个粤港澳合作平台之一;今日出台的《广州南沙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认为南沙应申请成为国家级新区,作为珠三角的发展支点来进一步优化本地区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布,将南沙定位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发展高端服务业、科技智慧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产业以及旅游休闲健康产业。
无论从现状还是发展来看,西部中心城区与南沙都不是同一级别、同一类型的“强心”,不是“零和游戏”,不存在恶性的同构竞争。南沙的目标定位于国家级,并且提升到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西部中心城区应立足于服务珠江口西岸、西江流域和粤西地区,与南沙错位发展。
l 深圳前海
根据《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前海定位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将承担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先导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引领区这四方面功能。前海将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业四大产业领域。到2020年,前海将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在全球现代服务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基地。
分析可见,从本质上看,前海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与西部中心城区存在一定的竞争,在对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的集聚方面形成挑战,建设速度上,可抢占先机,但是,由于前海的级别为国家级甚至国际级,更加侧重于与香港合作创新方面,因此西部中心城区完全可以与其错位发展。
(2)深中大桥的建设
《纲要》中,确定指出将会“重点建设中山至深圳跨珠江口通道”,即深中大桥,设计以及修建的具体时间表尚未确定,根据现状看来,应该会迟于港珠澳大桥。深中大桥与港珠澳大桥一样,都是连接珠三角东西两岸交通的大桥,两桥在经济利益上将形成一定的竞争和冲击。深中大桥建成后,中山、江门与香港之间的联系可以选择经深中大桥与西部通道到达香港,比经港珠澳大桥更为便捷。因此,将影响珠海作为港澳第一承接带的优势,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将有可能绕过珠海直达中山、江门,直接威胁到珠海依托香港发展产业的利益。珠海应该抓紧港珠澳大桥优先建设的契机,尽早把握港珠澳大桥带来的种种优势资源,“为我所先用、先发展”,尽快打造成为枢纽城市、核心城市。
(3)中山、江门呈现离心化趋势
从现状来看,由于珠海的经济规模偏小,中山和江门日益呈现出离心化趋势。从空间上看,中山、江门两市的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是彼此联合并向北、向东朝佛山、广州、深圳靠拢。从主要交通联系来看,中山市正着力推动深中大桥的建设,江门市正在着力推动江肇高速、江罗高速、中开高速、江门至南沙高速和佛江高速与佛开高速连接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可见,中山、江门的主要交通联系方向是佛山、广州和深圳。
5.5 SWOT小结
表02 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SWOT分析表
内部条件 |
潜在内部优势
(Strength) |
潜在内部劣势
(Weakness) |
l 区位优势:毗邻港澳、西江出海门户、珠三角脊梁、湾区支点。
l 交通优势:各种交通方式齐全,综合性交通运输节点,客货运交通枢纽。
l 资源优势: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景观资源和旅游资源。
l 环境优势:自然生态保持良好,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品牌良好。
l 政策优势:国家战略、特区扩容、横琴新区“自由贸易区”政策。 |
l 开发主体多:
l 经济规模偏小。
l 东西通道单一 |
外部环境 |
潜在外部机会
(Opportunity) |
潜在外部威胁
(Threat) |
l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l “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l 区域一体化和珠江口西岸崛起 |
l 广州南沙
l 深圳前海
l 深中大桥的建设
l 中山、江门离心化发展 |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下,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应统筹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满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开发建设要求。首先,抢抓机遇,充分集聚各种资源,强化优势,利用国家战略带给珠海的机遇,做强做精产业;其次,立足珠海,统筹西部开发,东西部互动,完善城市功能配置,支撑服务西部各产业组团;第三,面向区域,携手港澳,激发“双港”能量,引领珠中江一体化发展,打造珠中江核心城市功能区和西江流域门户城市功能区。
参考文献:
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Z].2008(12).
2.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Z].2011
3. 《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Z].2011
4. 《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建设滨江田园生态城的规划研究》[Z].2011(9)
5. 《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发展战略定位及空间布局研究》[Z].2011(9)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下新城开发建设条件分析研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