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议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6-01-07浏览: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人无障碍环境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篇残疾人论文调查我国目前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配置情况,发现受地域、繁华程度、新旧程度和历史遗留等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提出了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化的建议,以保障残疾人出行的安全与方便。

  推荐期刊:《中国残疾人》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专业性期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刊,唯一的全国性的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服务的综合性月刊。本刊弘扬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激励残疾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残疾人

  【关键词】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配置

  一、调查背景

  据2012年中国残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残疾人口总数达8502万人,其中肢体残疾人有2472万人,占残疾人口总数的29%。随着残疾人口总数的增加,社会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城市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在很多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中修建了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电话、洗手间、扶手等)。虽然如此,但是在很多城市,无障碍设施的缺失或被占用现象随处可见:部分银行、商场、地铁站没有方便残疾人乘坐的垂直电梯;街路地面没有盲道、盲文标识和语音、盲道被摊贩,停车场占用。上述这些情况都在不同程度上给残疾人出行造成了安全隐患及心理上的障碍,与此同时由于设计规范没有得到较好执行,我国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和建设还较为落后,其建设速度、建设规模、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速度和残疾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很不相适应。

  因此,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合理配置无障碍设施并使其效用最大化必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本课题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的社会大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当前社会无障碍设施的配置现状,设施的使用现状与需求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提出较为完善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配置和发展对策。

  二、实地调研情况

  本课题选择武汉市武昌区作为调研的地点,据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武汉市有各类残疾人43.8万人,其中武昌区有各类残疾人7万左右,约占总人数的15.9%。武昌区地处武汉市城区东南部,北至余家头罗家港与青山区毗邻,东、南与洪山区洪山乡、青菱乡交错接壤,西临长江,由于信息获取的原因,最终选择武昌区中华路、水果湖、黄鹤楼、中南路、首义路、粮道街、珞珈山、杨园、徐东大街、积玉桥这10个街道为实地调研地点。针对所在街道的医院、公园、银行、公交地铁站、地下通道、天桥、图书馆等多种残疾人出行可能涉及的场所,对于这些场所内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勘察。对于上述 10个街道制作如图所示表,对每个街道中的无障碍设施情况进行统计。下图为中南路附近的调查结果。

  其他街道的调查方法如上图所示,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得知,所选择的10处街道无障碍设施配置情况受到地域、繁华程度、新旧程度和历史遗留等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同一处街道,由于无障碍设施附属建筑修建时间、设计施工等原因,也会导致街道两旁出现配置不稳定、不协调,出现道路两侧无障碍设施无法衔接的状态。按照上图所示的表格,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忽略掉同一街道配置之间的差异性,利用湖北网络地图和数学统计方法我们发现在空间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配置大体上呈现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围辐射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较多的无障碍设施集聚在老城区,由老城区向外扩散,积玉桥、黄鹤楼、首义路、中华路处于武昌区老城区,各类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较为齐全。新城区珞珈山的配置也比较完善。相比之下,而杨园、徐家棚处在武昌区边缘地带,各类设施的配置相对而言有些匮乏,需要不断改进,无障碍设施密度相对较低。

  为了更直观地观测出武昌区各街道无障碍设施的配置情况以及分布是否合理,借助平均区位商指标,用来测度各类无障碍设施的分布的聚集程度。在本调查中区位商指的是某范围特定设施规模占该类设施总量的百分比与其人口占总区域人口总量百分比的比值,利用武昌区年鉴人口统计数据和本调研实地勘察的设施及其分布结果,利用计算机软件,得出武昌区无障碍设施分布平均区位商。

  LQ=niNi*pP①

  LQ—=LQN ②

  式中LQ(location quotient)为无障碍设施区位商,ni表示某街道i类无障碍设施供给数量,Ni表示总区域中i类无障碍设施供给情况,p表示某街道人口总量,P表示总区域人口总量,LQ多种无障碍设施平均区位商,N为本次调研统计的无障碍设施种类总数。

  图1 武昌区各街道无障碍设施区位商

  一般来说,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套用这一定义,可以理解为,老城区中中华路、首义路、黄鹤楼其设施区位商较高,说明配置情况较好,而新城区中水果湖地区区位商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配置情况不佳,杨园、四美塘处于武昌区的边缘地带,与青山区、江岸区相连,可能由于相关区域界定和配置分配情况不明晰,区位商也较小。无障碍设施区位商反映出在各个街道、不同地理区域下,设施配置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与该地段的人口分布、残疾人居住情况存在一定关系。因此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本地段总面积,人口总数,残疾人总数,运用合理的数学统计方法以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效率,同时提高残疾人士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效率。

  三、问题总述

  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城市无障碍设施的确在残疾人生活、出行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无障碍设施建设没有形成系统

  在武汉这样一座大中型城市里,通过调研数据计算的区位商推断,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配置比例不足,没有严格的按照残疾人分布情况来对各区道路无障碍设施进行配比。除此之外盲道、出入口、楼梯、电梯、停车场等部位设计不够细致,许多部位有所遗漏,无法形成系统,极大地影响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连续性。很多新建的公共建筑,大型超市,住宅小区,高校中都没有设计无障碍设施,由于城市无障碍设施没有形成系统,使得大多数建设缺乏中长期规划。

  (二)无障碍设施不规范

  由于政府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这一方面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很多已建好的无障碍设施违反强制性标准。通过访谈个别残疾人了解到,武汉市内天桥和地下通道或多或少存在坡度不达标的现象,部分建在平台高处的商场银行没有残疾人轮椅行走的坡道不便于轮椅残疾人出行,在武汉市粮道街附近的盲道多达几十处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无故中断、固定休闲座椅截断,这些问题会给正常人出行带来不便。

  (三)维护管理不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对于无障碍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比较严重,以至于辛苦建设起来的无障碍设施由于缺乏管理而被挤占、损坏。通过在武汉市的实地调研,发现超市、商场中残疾人通道、厕所几乎没有人使用,没有相关清理人员进行维护清理工作清理,致使部分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遭受破坏,荒废,有的甚至被移为它用,无障碍设施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形同虚设,大大降低了无障碍设施的实际使用率和利用率。

  四、优化建议

  (一)建设层面

  1.参照本地残疾人分布情况,加强无障碍设施的规划

  相关部门在建设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之前,需要参照残疾人联合会对于残疾人的统计数据,根据残疾人的数目,居住位置,残疾类型,确定所需无障碍设施的种类来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实际出发,从满足居民的需求出发,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配置进行科学的规划,规划一旦制定,就要贯彻执行,不要轻易改变。与此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武汉市城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配置数目相对较少、种类单一、使用率较低,需要加大无障碍设施的有效配置。

  2.加强残疾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话语权

  加强残疾人群体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话语权,组织听证会,为残疾人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同时,残疾人联合会、居委会等相关机构组织活动鼓励残疾人充分利用无障碍设施,走出家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残疾人经常使用无障碍设施,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政府对无障碍设施的重视度,加强社会对于无障碍设施的管理,进而减少对无障碍设施的占用和毁损现象,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帮助残疾人的出行和生活。

  (二)管理层面

  1.强化部门联动,统筹建设工作

  部门联动的作用在于实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实现投入财力的价值最大化。比如在城市马路建设方面,刚建好的马路由于铺设管道问题,又需要重修,严重影响阻碍居民特别是残疾人的出行(重修必然会损害盲道),如果在建设初期,相关部门可以协调能动,统筹各项工作,就可以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

  2.完善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

  当前,大多数城市没有对无障碍设施进行维修和管理的工作部门,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比较严重,以至于辛苦建立的无障碍设施可能因为缺乏管理等原因,被滥用或者挤占、损坏。因而必须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确定整体上对于城市无障碍设施进行管理的部门,通过实地考察设施所处地势条件,使用情况,设备老化情况,建立相关修理制度,例如修理间隔,修理人员分配等等。

  参考文献:

  [1]江传增,邵红梅.武汉城市圈残疾人口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人口与发展

  [2]朱久兵,周东升.关于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反思——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3]辛宇.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中华建设

  [4]朱久兵.我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反思——以南京市为例[J].社会科学家

  [5]李海军,张萱,乔延军,李天择,周佳丽,陈志雄,费腾.残疾人城市公共空间友好度格局分析——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J].残疾人研究

  残疾人体育发展论文论题拓展:作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和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残疾人运动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参与程度的进一步拓展,还将依赖以体育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进步为智力支持体系而提供的知识服务。有学者呼吁应运用运动心理学已有的知识来促进残疾人运动,发展残疾人运动心理学理论,为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心理知识服务。有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life style in hiding),获得乐趣等。在对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现状调查中,有90.6%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议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3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