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自救心理研究与城市公共场所的逃生设计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2-06-14浏览:

  一、 二元悖论:大规模的公共场所与无可奈何的自救窘境

  公共场所即指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的城市公共场所,如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中心、车站、超市、商场等。这些场所是城市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平台,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和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场所占地面积大、复杂的建筑格局设计和设施使用及维护具备专业性、受灾群众自救心理和知识储备不足等特点,导致其一旦发生危险,救援和自救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和问题。

  二、 分析自我:民众自救过程中的心理研究

  我们调查整理了近10年内国内外的公共场所发生的重大灾难事故中幸存者的回忆和感想,同时选取被试在上海的公共场所进行过模拟实验,并将被试者访谈记录进行汇总,一共收集千余条原始数据,研究者发现如下描述:

  “电影院忽然一片漆黑,吓得我都不知道往哪里跑,只知道跟着人群乱走。”(2006年俄罗斯商场特大火灾事故)

  “可能是扶手的缘故,我跑的时候,看到右边有扶手,还是觉得靠着扶手走,这样比较安全。”(2010年上海大型商场实地实验)

  “其实我最开始推的是这扇门(单独的一扇门),这单独的这扇门太像是能出去的了,结果怎么也打不开。”(2010年上海歌城的实地实验)

  众多这样的心理描述再次证明,在发生紧急灾害的情况下,民众的心理对于其是否能及时逃离灾难场所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将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出民众自救流程:出现异常情况、分析判断、面对危机的瞬间、判断接近安全、成功逃离。

  在民众自救过程中,其心理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具体讲,警觉期指民众认知自己处于危机中并做出初步判断,此时的心理感受为惊恐、冲动、感性。抵抗期指在认知并初步判断出危机后,由于客观环境要求和应对能力不平衡产生的适应环境的紧张阶段,此时的心理感受为知晓、反应、冲突。衰竭期指民众认知自己快要接近安全和成功逃离危险期。此时的心理感受为放松、高兴和激动,但很多民众往往因为这种即将胜利的兴奋感而再次游离在危险边缘。

  另一方面,自救中的民众心理主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状态。积极状态指能帮助自救个体更快脱离危险的心理状态,不一定是常态下所说的积极。消极状态指当出现危险时,使逃生者更难以脱离危险,甚至走向死亡的心理状态。研究者列出每个阶段的主要的心理状态,并赋予0到5的数值,生成了如图1的心理变化曲线图,而各个阶段的数值点之间的差额越小,表明个体的心理更为稳定。具有积极心理的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度量值差异较小,心情较为稳定,容易做出理智判断,这更利于自救成功。而具有消极心理的个体不同自救阶段的消极心理度量值变化较大,自救个体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慌张,这不利于成功自救。

  三、 救援自我:城市公共场所的逃生设计

  通过前期数据整理分析和实地实验,研究者整理出帮助实验者获救的五个重要因素。

  1. 建筑结构类逃生设计

  设计者在设计建筑结构本身时就应考虑到在结构布局上符合使用者的心理模式和使用习惯,基于用户体验进行设计。一个成功的建筑结构设计,如图2,充分体现了防患于未然的设计思路,无声的传达了对用户的关怀和关注。

  2. 建筑智能检测系统类逃生设计

  E时代催生了纷繁复杂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也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传感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被使用到建筑场所中。研究者认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在第一时间检测和传播信息的优势,使民众在遭遇危机时以便捷有效的方式最快接收到正确信息的引导,如图3。这一维度的设计可通过追加建筑物的附加价值实现。

  以上2种设计设计适用于“警觉期”。境遇性危机发生时,民众受到外界刺激,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和嗅觉刺激等,由于不清楚发生什么事,周围环境怎样,通常会有慌张、恐惧等消极心理,而这些消极心理却极易导致人们做出错误判断。公共场所内如果能实时传递灾难信息,告知民众所处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状况;建筑空间若能从本能层面引导民众进行逃离,这将缓解民众的慌张、恐惧情绪,并能积极帮助民众逃离现场。而以上2种逃生设计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

  3. 建筑标识类逃生设计

  建筑标识在民众自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的标识设计主要属于平面型设计,仅允许人们从一个方向进行认知。由此,一部分人可能因为没有看到标识而失去自救机会,也可能是一些有标识认知障碍的人因为没有看懂标识而不明白逃离路线。一些研究者提出立体标识设计概念帮助民众逃离(如图4)。

  4. 个人信息服务类逃生设计

  E时代,手机作为越来越智能的信息产品,有着便捷性和个人化的优势。境遇性危机发生时,民众的心理是复杂多重的,及时和外界取得联系,获得信息的有效反馈并快速提供自救或营救策略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积极自救,也可以帮助人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功逃离灾难场所。

  以上2种逃生设计适于“抵抗期”。由于民众经历着自救过程中的体力衰减和心理煎熬,通常有疑惑、意志消沉、挫败感、愤怒甚至绝望的消极心理。而缓解这种消极心理的主要方式是让自救个体明白自己处境、如何进行逃离、外界环境状况,合理的建筑标识设计和个性化信息服务将助于这类人积极救助自己。

  5. 建筑设施类逃生设计

  建筑设施作为建筑的主要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的自救过程。而与民众自救密切相关的是“安全出口”门,这也是民众自救成功与否的最后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很多民众在自救过程的最后阶段往往不能正确识别“安全出口”门,此次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在“安全出口”门的周围安装一圈由荧光或者发光材料制成的标识,让自救者在远距离就看到一个门的框架,更能指引逃生者向安全门方向逃生。

  以上这类设计适用于“衰竭期”。由于民众快要接近安全,心理和身体都比较疲惫,因而容易产生放松和麻痹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设施应帮助民众逃离灾难场所。而建筑设施中的“安全出口”门的举例更好地帮助民众在最后关头逃离建筑。

  四、 未来展望:多元化的逃生设计,更安全的城市公共场所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已司空见惯,但如何保证其安全性却是一直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E时代设计的多元化、人性化和互动性无疑给民众提供了更安全的解决方式。 此次从用户心理角度进行的探索或许只是一个尝试,但愿能对这个意义重大的城市公共场所的民众自救课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未来的城市更为安全、和谐!

  注释:本课题为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立项项目(S200IPP001001),指导老师为戴力农,参加该项目的成员有周莜、戴丽霞、孙予加、沈博文、李文锦、王牧、刘耿、郭杨、边静雅、凌宇鹏、陈欣、谭茂洲、周岚岚、纪姮、宋衡、周成方、刘柏因、张志宏、刘金树、王竹灵、蔡慧娟、彭琼、韩啸、叶晓燕、丁丁、周芸云、顾菁等。

  参考文献:

  【1】戴力农,当代设计研究理念,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1.01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8.01

  【3】李乐山,设计调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06

  【4】[美]B.E.Gillilad,R.k.James著,肖水源等著,危机干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1.01.01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民众自救心理研究与城市公共场所的逃生设计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