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策划书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4-07-14浏览:

  摘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政府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依法行政原则还要求政府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法律的责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用法律的形式对政府权力运行进行制约,使政府的行为和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以避免由于权力滥用给人民和社会带来损害。

  关键词:政府管理,管理理念,创新,内容,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要求,新形势下政府管理的创新离不开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的设计,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的要求。政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滨弃过时的管理理念,形成富有时代气息、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的政府管理理念。

  一、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一)管理理念创新是时刊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席卷全球,各国纷纷步人公共行政改革的新时代,而改革的先导是施政理念的不断转变与创新。

  中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建树和实践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探索之路,在进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了一切社会事物,其权力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事实证明,这种全方位的政府管制经济导致了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导致了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导致了普遍的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生活的僵化和政府官员的腐败。

  进人21世纪,在加人WTO的背景下,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认识到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的重要性,只有正确的施政理念,才能促使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竞争需要,为正在进行的行政改革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完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为我国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管理理念创新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从新中国政府管理理念的发展历程看,每当政府施政理念突破旧框框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时,就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否则结果便相反。所以,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抱着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政府的管理理念必须不断创新。

  (三)管理理念创新是改革政府自身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效明显。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理念尚未确定,行政管理往往习惯于从自身角度来考虑制定政策、发布行政命令,强调整个社会生活以政府活动为中心,政府追求无限权力,形成无限政府,权力较少受到制约也难以制约,政府习惯于用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处理复杂多样的社会事物,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和调动个人、企业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政府官员比较习惯于对经济活动中的公共权利进行限制和审批,习惯于数量管理、项目管理而不是规则管理,习惯于直接的纵向控制而不是间接的横向协调。这种政府管理理念与市场经济精神格格不人,也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合。

  另外,传统官僚体制的弊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最典型的就是官僚主义。邓小平同志对官僚主义曾做过这样的描述:“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诱,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息,询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在现代中国社会,这些弊端虽然已经或正在克服,但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因此,提高政府效率,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思维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实施全面创新,而首要任务就是实现管理理念创新。

  二、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的内容

  (一)有限政府理念

  所谓有限政府,是指:第一,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即政府不是万能的,而是在它应该也能够起作用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承担责任,即“政府只干它应该干的事第二,政府的权力状态是有限的,不是权力无边、在哪里都可以发挥作用的;第三,政府职能的发挥是有条件限制的,当政府根本没有某种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就不要硬性赋予它某项职能。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是无限政府,权力很大,无所不管,无所不包。政府直接控制着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行使了资源配置、收人分配等几乎所有的职能,人们也就习惯于一切找政府,一切依靠政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身上。事实上,政府的能力有限,力不从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政府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因此,中国政府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和适应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从权力和职能分解着手,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克服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所谓越位,就是政府管了相当一部分不该管、也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如一些政府部门热衷于参与企业资产重组,与企业一起跑上市、筹资金、争项目,甚至直接参与竞争性产品的经营;所谓缺位,就是一些需要管理的事情却没有管起来或管好.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物,对市场秩序的规范、监管等;居林胃错位,就是一些本该由市场承担的职能、应该由企业自主决定的事情、应该由社会中介组织管理的职能,政府却采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甚至包办代替。

  (二)法制政府理念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运作方式是以权力为中自的,其运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较大。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中国已经加人了WTO,就要求政府的运作方式必须从以权力为中心转向以规则为中,严格依法行政,善于用法律、法规处理和解决政府工作中的问题。

  (三)服务政府理念

  政府是以解决种种公共问题而履行管理职责的。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公共组织,政府若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最终必然会丧失公共权力。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利益就是公共利益,政府没有自己的单独利益,必须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公共权力及管理机构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其基本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受公众监督。政府必须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

  树立服务政府的理念,要求政府管理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在出发点选择上,必须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譬如政府管理中的城市建设,不论规划设计,还是施工管理,都要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大多数人服务。这样,才能正确解决道路、广场、绿化、住宅等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保证各项建设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第二,在抓工作的切人点上,必须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人民谋利益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作风上求真务实,方法上狠抓落实。

  第三,把握工作的落脚点,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政府应全力服务,满足群众正当合理的需求,以期真正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府。

  (四)高效政府理念

  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力求珍惜民力。公共行政成本立于公共财力,公共行政依靠公共税收支撑,必须核行政成本,讲究行政投人、行政产出、行政绩效。以前考察政府工作,往往看其是否按期完成了任务,而对工作质量的考察却没有明确的标准。现代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看实绩,质量效益高于一切。

  在全球化时代,效率和服务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受到检验。企业能提供高效服务,就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客户;政府能提供高效服务,就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就能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此,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有成本一收益意识,要像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要求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三、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的原则

  (一)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三个代表”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是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政府属于公共组织,政府行使的是公共权力。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应以维护公共利益,以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政府的天职。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促进人们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也更加关注社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要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策划书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1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