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影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参与情况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车辆管理发布时间:2014-07-22浏览: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属于农业文明社会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多与农村生产关系、农业发展条件相关,作为“非物质”的遗产,非遗始终具有代代传承性、口头延续性、以及土生土长性的特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群影像,问题,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保护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2005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非遗”做了如下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目前为止,非遗的主要保护模式是:由政府参与主导,企业、学界、社会团体做为辅助力量参与保护,非遗保护的资金来源,也基本以政府拨款为主,这种保护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公共资源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但是,这种政府主导的保护模式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非遗保护的阻碍越发严重,具体表现为:

  (1)自上而下的保护模式无法激发社会团体的保护力量参与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但在当下,很多人感觉非遗保护离自己很远。同时,部分地区政府忽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将自己作为“保护主体”,却没作为“责任主体”,造成保护中的权责不清。虽然民间力量也会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但由于缺乏良好的资金投入机制,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社会团队参与非遗保护的效果有限。

  (2)部分地区政府的保护目的与非遗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

  非遗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民族精神,保存文化内涵。但政府参与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却变了味,变成了“官俗”化保护。伴随着一项非遗的申报,一时间 “展览”、“演出”纷沓至来,好不热闹,而最应该参与保护的民间大众,此刻却变成了展览的看客,政府成了保护的主角。演出过后,仅仅是保护名录上多了几个铅字,成了政府部门的“保护成果”,这与非遗保护的目的背道而驰。

  (3)政府主导的非遗“静态保护”缺乏非遗生存发展的土壤

  政府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是将非遗请入博物馆,以静态的、死的方式展览陈列,成了供人追忆的文物;或者单纯以商演、推销商业产品的形式,硬生生将非遗推入市场,非遗在进入市场的同时,其内涵已被破坏:农耕文明时期的必需品,成了工业文明时期可有可无的消遣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认为“非遗必将消失”的原因。

  二.社群影像的内容与特点

  社群影像,在中国更多的以社区影像为人们熟知。它最大的特点是:社群影像的制作者也是影像的参与者,即影像内容就是他所处环境、所处群体的真实记录。社群影像作为一种媒介记录方式,既可以对城市中某一集聚群体进行客观记录,也能够将触角伸到乡村,山区等地,以关注该地的发展、教育或者其他问题。

  社群影像有着独特的方面,具体表现为:

  1.社群影像承受的意识形态压力较小。我国新闻媒体受意识形态的支配,宣传作用明显。社群影像是某一社区或某一群体的影像记录,有高度的群体性、拍摄的自发性、以及参与者的草根性,决定了其具备鲜明的平民化和非职业化色彩。

  2.社群影像生产过程的自由化。社群影像不是影视工厂的产品,其制作流程没有具体的分工,人人可参与。社群影像将专业化变为业余化,将宏观叙事转变为微观叙事,将大众话语转为小众话语,从主流文化转变为草根表达。

  3.社群影像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真实,并能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社群影像的制作者熟知他所拍摄的群体最关注的问题,对所处环境有最深刻的体会。

  三.社群影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社群影像能在了解社区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动员激励和社区培训,非遗保护只是社群影像保护的一部分,社群影像能加入到非遗保护中来,但绝不是只能加入到非遗的保护当中来。

  1.社群影像参与非遗保护的意义

  社群影像是一种影像记录、制作的新方式,这种方式如果能够与非遗的保护相互结合,能很好的提高非遗的传播范围,增强非遗影响力,引起公众重视。

  (1)构建社区影像体系,形成影像传播合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挖掘工作基本以上报为主,而这种汇报模式有可能会造成资源遗漏。而社群影像所特有的“社会问题分析、社区动员和公共参与”的功能,不仅能动员群体参与到非遗的挖掘整理中,使参与者认识自我、强化非遗保护的观念。

  (2)进行社区教育培训,重视非遗保护

  社群影像的社教理念是通过把信息引入讨论中,使传播成为一个能动的学习过程。就非遗而言,由于缺乏对民间的培训教育,民众、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众,缺乏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基层保护观念的缺失必将导致行动的无力!通过社区影像的培训,使“信息在自己人群体中被分析和讨论,并作出真正的决策,才是非常重要的”。

  (3)进行非遗保护的效果监测

  社群影像有着组织间的协调和管理功能,不仅能将影像信息加以传播,还能就群体某一问题现状达成群体共识,客观上就对非遗保护起到监督检测作用。无论非遗保护处在前进亦或倒退状态,都可以从影像中加以对照发现,从而制定新的保护策略,避免因缺乏检测造成的非遗保护的管理缺失。

  2.社群影像参与非遗保护的方法

  (1)社群影像社区的构建

  社群影像如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首先要建立社群影像社区。

  一般而言,国内与国外有着不同的社区影像构建方式,国外的建构一般通过“常规的社群影像”来实现,注重到民众中间去,通过日常的接触交流,逐渐让社区内的人了解摄录设备的使用方式,并逐渐对其产生兴趣。

  国内的社群影像构建比较注重培训过程,如香港非政府组织“社区伙伴”对社区的构建就能看到这一点。5.12地震后,该组织展开了震后社区影像的建设工作,只培训工作就进行了三次,培训过程较长。前两次是集中培训,在成都举行,第三次培训在田野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摄影培训、编导培训以及编辑培训,与国外相比,内容稍显专业化。

  (2)社区影像参与非遗保护要注意的问题

  培训完成,社区影像进入到实地操作阶段,由于探讨的是非遗保护,所以从非遗入手,探讨社群影像在拍摄中应该注意的内容。

  ①避免过多干预拍摄制作的相法

  对于非遗的保护情况,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外部人士和感觉未必和社区中人感觉一样。一旦培训人员给予了过多的调调框框和详细的拍摄要求,不仅拍摄者难以完成,影响本身也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和价值,造成了社群影像的“专业化”倾向。

  ②鼓励制作者多采访,多交流

  社区影像的拍摄,不免会在受访者中间产生 “晕镜头”的情况。很多人在没有镜头的时候滔滔不绝,但一旦面对镜头,就会手足无措,言不达意。这种由于设备原因对受访者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多采访、多交流的方式加以改变。

  ③鼓励参与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鼓励受访者说出真实的想法不仅符合社群影像的特点,也是社群影像对“中下层群体”的赋权的过程。保护非遗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基层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声音,一旦解决了基层群体对非遗保护的困惑,获取了他们的支持,一改“自上而下”的保护模式,能对非遗保护起到良好的正面效果。

  ④注意社群影像的整理与扩散

  社群影像的目的更多是关注社会问题,担负社会责任。因此,要重视社群影响的传播扩散,必要时候寄发相关部门或单位,将他们了解“基层”心声,关注现实问题。也可以在电视媒体亦或网络媒体中发散,让更多的人了解该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3.目前社群影像参与非遗保护的问题

  (1)社群影像社区构建的困惑。

  中国的社群影像发展较慢,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发展期。政府参与主导的“社群影像”社区比较少,很多人对这一概念处在“不了解”的状态,其次,国内学者对此领域研究较少,缺乏社群影像社区建设的动力。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对社群影像的支持在国外是促成社群影像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但由于国内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担负起社群影像发展的条件。

  (2)社群影像的合法化困惑。

  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期,相关部门对类似影像产品有着严格的把关。政府支持下的社区影像一般不会将视角触及敏感问题,这在取材上就做了先行的严格界定;而且一般政府支撑下社区影像受相关部门影响,影像内容有“变质”的可能。

  同时,国内的非遗保护处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通过社群影像发现的非遗保护中的问题,从侧面会映证出相关部门的工作纰漏,这种“揭短”式的影像是否会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压力?导致社群影像与非遗保护难以结合,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因此,抛开其他因素,但就社群影像与非遗保护二者而言,二者结合确实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也会对当前的非遗保护有巨大提升,当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非政府组织“与众不同”的发展现状,给社群影像的发展造成了不理影响,也对二者的结合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1]韩鸿. 社区影像:草根纪录及其中国实践[J].现代传播. 2007

  [2]曹新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 法商研究. 2009

  [3]祝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社群影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参与情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liangguanli/1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