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国际化下对会计人才的选择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财务会计发布时间:2018-08-17浏览: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 会计的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会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以培养出具有多种领域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本文通过国外的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和国内高校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实例,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国内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观念缺陷和不足, 并为了满足更高更新的需求, 对会计国际化的现状教育模式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 对比分析; 教育改革;

会计师职称论文

  一、引言

  伴随着从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已经基本形成。会计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笔者把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大致分为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及至今三个时期。1980—1990年是建设的初期, 是国内会计体系的重建和修复时期。1990—2000年是改革开放的深入阶段, 是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推行会计制度改革的时代。2000年至今是我们不断发展生产力, 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度, 逐步实现会计国际化趋同的时期。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相对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 (如美国和英国) 来说, 仍旧是比较落后, 因此我们向其他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的人才教育体系可以借鉴到很好的教学经验。国外的会计人才培养理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提高其素质, 国外的会计高等人才的培养是以课程安排的比较科学为前提。首先把专业实践也作为教学内容, 学生会有一整年的时间用来实践。其次, 会计学习的方式也比较灵活。教学和作业特别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或者文献, 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 学生的最终表现不应该是由期终成绩而决定的, 应该是以平时结合期末成绩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期表现。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广泛的会计专业知识, 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复合素质, 能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原则要以重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随着经济发展, 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高等院校除了基本理论的传授之外应该多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注意兼顾国家化的原则, 在国内虽然是与国际准则相趋同的原则, 但是在会计业务活动中还是始终以国家化为标准。高校培养方案要注意到国内外的准则不同之处, 带领学生克服这些障碍, 最后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对高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安排上, 从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的角度考虑安排课程。选择的教材中应该包含最新相关的国际化建设的内容以及专业性的术语, 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方法可以考虑案例式的教学, 通过国内外真实的企业案例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其次是启发式教学, 通过案例、示范、类推、比较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了解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教师资源是使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最重要的因素。高校在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教育的同时首先应该培养教师的国际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只要教师起到了带头作用, 学生的教育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同时高校要设置案例与试题的数据库。然后是学校的硬件设施, 必要时可以与企业合作, 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来挑选学校输送的优秀实习生, 这是双赢的结果。最后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原则, 对学生的考评应该不只限于考试, 还要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

  三、国内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至今已有了134年的建校历史, 创建于1883年。该校的会计专业已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中包含了工商管理、宏微观经济学、财务会计基础、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 学分占到40%, 专业方向课包含财务报表分析、审计与控制等, 学分要求占到总体学分要求的1/4。坐落在香槟市的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自1867年建校至今也有150多年的校史, 在全球排名25位, 是美国会计专业名校, 是世界一流大学。在对该校的课程研究中发现, 该校不特别设置很多的会计专业课程, 而是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领域教育学生。香槟分校课程体系中包括通知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非会计专业课程。其中专业类的课程中包含了会计基础课、会计质量与披露、会计决策、会计机构和制度、保险与认证等课程, 这些课程学分占到总学分的1/5。

  厦门大学是我国的“211、985”高校。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财政学等学科都荣获国家重点学科, 会计学和统计学更是全国排名第一。厦门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三个方向, 分别是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国际会计。从厦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可以了解到专业学科与实习实践的学分能够达到学分要求的50%。在北京市的对外经贸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也能够发现, 在专业方向课上学分要求达到64分才可以完成学业。经过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几点缺陷:首先国内的高校要求修满的学分比国外高出很多。国内的高等院校要求的毕业学分普遍要比国外的大学高出40分左右。由于本科教学中的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就有20多学分, 如果国家降低对学生的学分要求, 就会使会计教育的完整课程受到很大程度的压缩, 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除规定必修的公共课之外, 国内与国外的课程相比, 国内高校的教育体系中通知类课程所占的比例都要小于国外高等学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国外高校比国内高校更加注重。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海外高校的教育理念, 它就是培养一个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国外高校通过淡化专业课程增加其他的学科基础课, 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 努力扩展学生的眼界并放开学生国际化的思想。国内高等教育明显过于注重会计专业的教育, 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在会计方面的知识掌握得十分深入, 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利于现在这个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与创新

  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会计人才实现个体发展需要, 培养其贯穿一生的持续学习能力是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创新。首先, 要建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课程体系, 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的自身情况为根本, 以先进理论指导课程为辅助, 理论联系实际, 最终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同时要注意到知识的更新和环境的变化, 要适时地调整课程体系, 使学生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并使其能够在毕业之后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加强教材建设,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 没有优秀的书籍、没有最新的研究资料、没有最紧密的报告形式, 学生就无法获取知识。

  在加强教育体系改革完善与书籍建设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到教师团队水平的提高。教师的知识量和丰富的会计经验是学生永远缺乏的, 所以要不断地更新教师的知识面, 通过教师的传授把最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消化。其次, 在教学方面。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能够培养学生在突变的环境下做出合理的反应。在教学上应该使用旧方法和新方式相互结合的方法, 不能专一地使用传统教学方式, 更加需要的是现代的科技手段, 通过各个优秀平台, 模拟会计业务的发生核算和分析报表。

  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会计课程中充满了枯燥无味的数字, 通过新的教学授教方式加强学生的锻炼, 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要帮助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全球经济的深入合作势必将会引起更多的企业需要国际化会计人才, 但是培养人才使其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不是以简单的“拿来主义”就能够完成的。培养人才的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 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建设, 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人才教育方法和道路。最后, 不仅要对会计人才课程和教育方式进行改革, 也要在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方面进行改革。专业的实习实践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更加巩固教学理论, 而且对会计实务操作有更加熟练的体会。在人才培养中要努力设法使学生接触到国际化的准则和国际化的会计事例。努力使ACCA、CGA、CPA、CIMA的专业学生通过实践实习更加理解理论知识。也可以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到可以学到ACCA、CGA、CPA、CIMA实务操作的地方参加实习以促进其执业考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少雪.张应强高等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2]杜兴强.加入WTO后对我国会计教育的思考[J].四川会计, 2002 (3) :51-52.[3]姚美娟.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历教育改革和创新——CGA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会计研究, 2012 (5) :91-92.[4]余晓燕.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 2011 (10) :56-58.[5]Charles H.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会计国际化下对会计人才的选择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aiwukuaiji/4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