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财务会计发布时间:2014-09-10浏览:次
摘要: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 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
一、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由于赊销,往往不能实时的收回账款,使得一定的企业缺乏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量,不能有效利用经营的资金,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虚增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加税收负担。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面上的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够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3.影响企业潜在的投融资活动。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日常性经营活动和资本性投资活动。应收账款除了影响企业的经营性活动外,也将影响到企业资本性活动的实现。然而过量的应收账款,将影响到企业捕捉再投资的机会影响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4.延长了企业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期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不合理的应收 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企业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的成因
1.企业领导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企业营销中往往把扩大销售量放到第一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别是国有企业对领导人的考核,过分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等,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坏账发生额等指标考核力度不足。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管理者侧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控制,对现金的流出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应收账款及赊销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造成应收账款管理职责不清,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虽制度建立了不少,但只是应对上级检查,实际工作中并不按制度去执行、去控制、去考核。最终导致因应收账款而导致的损失,无人追究。日常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单一,办法不多,力度不够,责任人责任心不强,业务人员变更时交接不清,责任不明等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催收。
3.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时间较短,法律不健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乘之机恶意诈骗货款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趁企业改制之机,钻法规的空子,或破产、或兼并、或重组将资产转移,而债务则由严重资不抵债的原企业承担,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在执法上,受地方保护关系网及执行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影响,往往是官司胜诉了,但货款却收不回来,执行难是众所周知的事。
4.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配合,造成应收账款清收不及时;有的企业没有建立或坚持定期清查对账制度,长期不同客户核对往来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通过定期对账就会及时发 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就可能造成债权债务方账面金额不符,给清收货款带来很大困难。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坏账管理制度,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账龄甚至多达几十年,而这部分资产其实早已经收不回来了。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对策
1.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如果企业把信用标准定的过高,将使许多客户因信 用品质达不到信用标准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其结果尽管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但是不利于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相反,企业接受较低的信用标准,则导致了坏账损失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增加。因此,企业应在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确定适当的信 用标准首先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即对客户信用资料调查分析,确定评价信用优劣的数量标准,以一组最具有代表力、能够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率作为信用风险指标,根据数年内最坏年景的情况,分别找出信用好和信用差两类顾客的比率平均值,依次作为比较其他顾客的信用标准。
2.建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由于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四自”能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只是在政府的计划指令下 进行生产经营,结果导致大量的陈年老账,而且由于应收账款的复杂性,很多时候需要设置专门的管理组织,专职的人员来处理相关的事宜。对于一些应收账款长期拖下去,难以收回,企业为了能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成立一个由市场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公司办、党委组成的清欠领导小组,对陈年老账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安排专职清欠人员逐项进行清理。企业需要对坏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追求责任。坏账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率较低。应收 账款的管理好坏主要取决于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如果说做的好与坏都是一个样,那么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部门的制度设计的再好,也只能是一种摆设。故企 业对信用管理部门建立一定考核机制,对应收账款工作进行评价,对象人员进行奖惩,从而发挥主动能动性。
3.建立完善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采取控制措施,实行“谁经办、谁审批、谁负责”的管理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企业根据产品销售 市场及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方式,授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由上一级领导批准,金额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权利部门研究后审批;同时要把责任落到实处,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企业可以将货款回笼作为考核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包括销售数量、销售收人、销售毛利、货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根据实际回收情况与业务人员工资、奖金挂钩。
4.加大清欠力度,制定积极的收款政策。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大,呆坏账损失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为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把坏账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限额,逾期应收账款数额较大的客户,企业应专门成立清 欠办公室,由企业总经理负责,对于债务人破产、死亡、因债务人逾期未能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仍不能回收的应收账款,或者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应收账款,都要转交到企业清欠办公室,由清欠办公室组织清收并制定清收及奖励措施,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头上抓紧催收。催收的手段一般有:信函通知、电话联系、派人面谈,对那些有偿还能力却故意赖账,不履行偿债义务的客户,则应通过提请仲裁或向法院申请诉讼的方式催收。
5.充分发挥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企业财务部门应按客户区域建立应收账款明细账,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欠款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部门,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息等级提供可靠依据。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配合销售部门同应收账款客户对账,寄送对账单,获取经对方供销、财务经办人员确认并签章的对账单,发 现有对账不符的要双方及时查清原因,数额较大时,通过信函、电话无法查清的,可派人同客户进行仔细核对,查清原因及时调账。杜绝因双方对不上往来账造成企业坏账损失。发挥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作用,对企业业务人员的岗位要定期进行调换,离岗时企业财务、审计部门要配合销售部门,办理应收账款同客户对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处理。原业务人员经办的所有往来款项必须以书面形式说明欠款原因进行交接,得到客户确认的由接替人负责,欠款得不到客户确认的,由原经办人限期清理,对未办理交接手续而自行离岗者,停发其工资奖金,由此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待发表论文浅谈当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aiwukuaiji/1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