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结业论文发布时间:2014-11-03浏览:次
摘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由于学校传统教学活动的惯性,在高校中推行这些改革可能给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不便与冲击,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笔者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进行的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选自:《中国就业》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是我国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唯一的国家级期刊,是政府劳动就业职能部门、各级劳动就业服务与培训机构、大中型企业劳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研究与各服务机构及大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必备的就业指导杂志。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中国就业》以服务城乡统筹就业为宗旨,以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加强就业指导与信息交流为己任,围绕就业的各项工作,宣传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报道就业服务行业动态,交流就业典型经验,展现职场人物风采,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为就业服务战线的基层工作者搭建经验交流的桥梁,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城求职务工人员、广大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指导与创业指南。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从当前的就业难现状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至关重要,从而使当前的大学毕业生能够适应目前的社会就业形势,合理的择业与就业。本文从学校管理与教学指导方面,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剖析。
(一)顺应潮流改变办学观念
当前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办学观念需要进一步改革,需要树立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在观念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个性化、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如实行专业互选、师生互选、允许学生跨专业、实行弹性学年灵活学分制培养与申请方式。在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计划纲要》中指出: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们的执着信念、丰富知识以及优良的品德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毕业生。“就业”、“创业”、“乐业”、“安业”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高校要适应这一新要求,成为真正的“社会人才孵化器”。
(二)适应需求改革课程设置
市场经济时代,学生就业依靠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单位后容易跳槽,许多企业不愿为培训员工支付任何费用,员工之间也逐渐形成竞争和淘汰机制,在工厂里几乎找不到愿意教徒弟的师傅。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毕业生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彻底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即要教学生理论知识,又要教学生实践技能,切实改变现有的专业设置。当前高校教育应当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充分调动学生们自由选择各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针对当前的需要去掉一些不适应当前形势的专业课门类,增加适当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们灵活选择,同时在一些理论课上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学生的假期中通过组织一定的下乡实践等活动将教学活动寓于学生的实践中,培养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尊重与情感沟通,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技能。而在极为重要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讲授方面,需要培养专业授课教师,对授课教师进行各类培训使其全面充分的了解当前的社会需求与就业现状,同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两方面的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革教学方法
要通过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组合,通过组织本校教师到具有特色教学院校中进行观摩、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素质,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考评依据,奖励提出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等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贯彻“以培养学生各类能力为主线”,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根据当前学生们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改革当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在专业教学课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训练法、专业实习法、表达能力训练法等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同时需要注意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使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培养自我发展都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通过改变现在的教学方法,将师资力量运用到最需要的方面,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培养,进而提高就业意识与就业能力。
二、就业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够在此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能力,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和求职技能等。
(一)学习能力
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但其学习能力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相反很多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呈下降趋势。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探讨、运用信息的能力;与同事或朋友分享及能力。
学习能力可以分为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深入全面学习的能力、创新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大学生脱离了高中之前保姆式的教育,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性,自由安排的时间,这样直接造成了一些学生离开教师及家长后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及方法。导致了他们在大学三年中得过且过,学不到多少真正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大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全面深入学习能力是建立在能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由通常的专才向通才转变,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非但学生成为高技能型人才的机会较少,很多学生在培养自己成为通才方面甚至没有任何规划与实际行动。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亟待提高。
(二)工作实践能力
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来说是及其重要,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同时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对于其就业能力而言也是非常重要。即使自己的水平较高,若不能在有限的几分钟时间内将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不能将求职简历中把自己的水平表达出来,那么即使有合适的岗位机会可能也无法获得。尽管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学生求职技能的培养,但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上并不完全符合学生的实践需求。
(三)求职技能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很多高校存在重专业课学习而轻基础课学习、重理论教授而轻实践学习的问题。这往往导致毕业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有欠缺。在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当前在部分学生与家长身上依然存在“学习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与社会脱节的,工作后是无法用上。这就产生了学生专业技能不高,甚至不能基本满足其所应聘岗位的要求的现象。这些现状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们的认识不够,不好好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的确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相关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没有完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普遍为事业单位,也普遍存在着“吃大锅饭”、创新能力不足、行政化严重等诸多事业单位存在影响自身发展的各种问题。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核心论文发表浅谈当下大学生就业管理的新改革发展制度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biyelunwen/1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