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结业论文发布时间:2014-07-08浏览:次
摘要:指导率较低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是义务从事指导的,有关部门对其也没有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多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使用状况还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是政府管理型。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发与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健康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体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成为社会体育科学健康发展的保证,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指导率低等问题,制约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发与管理的内涵目前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涵义,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将其分为“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两部分; 另一种观点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个整体,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和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而对人力资源进行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诸环节的管理过程。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发与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体育的目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最大价值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的选拔、使用、培养和保留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选拔、培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使用、保留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其潜能,取得良好的管理功效,为社会体育做出贡献。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发与管理的现状一)选拔目标不明确,程序不规范由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起步较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理论体系还未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也就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岗位需求模糊,选拔目标笼统。科学、详实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规划和客观实际的工作分析,可以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做、有什么要求、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选拔者才能对照要求选拔出所需要的最佳人选。从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来看,对工作分析及岗位需求均无详细地计划和预测,选拔目标不明确,只是笼统地计划至2010 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达到65 万人,但需要什么等级、项目,所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无明确规定。选拔程序不规范,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程序基本上是个人申报、基层组织推荐后,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参加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均可取得资格。理论考试的内容比较宽泛,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标准既要体现德才方面的普遍性,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体现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别的特殊性,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而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标准往往停留在一般原则上,级别之间区别不大,同级别不同类别也缺乏差异。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仅靠经验,没有建立指标体系权重,选拔出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致性较低。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是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其指导水平决定着指导的效果,可是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时却没有对其体育技能进行考核,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测试也是空白。所以,造成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口太松,基本素质偏低,指导知识和技能水平有限,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政策法规、对培训机构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认定,到组织培训、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考核、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报统计等,都由体育行政部门统管,而社会体育组织发挥力量较小。[1]以至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用中存在着两个互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科学指导,另一方面是取得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指导对象。
其主要原因:一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部门多为体育局群体部门,既要进行资格审批、监督管理,又要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事务太多,对于体育指导员是否开展工作,工作开展的情况如何,根本无暇过问。二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是在资格审批时登记,而取得资格以后又没有到群体部门注册登记,致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归属感不强,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其工作的开展。指导率较低。指导率反映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戴俭慧等研究认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不高,平均每周指导1- 2 次的人最多,约占44.3%;22.3%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进行实际指导,这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是一个巨大浪费。[2)其他研究者也认为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较低。这表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潜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缺乏考核评估体系和激励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考核评估还未形成制度,主要是难以操作。有些省市虽然认识到考核评估的重要性,对其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进行不定期抽查考核,但由于考核指标不明确,考核法不科学等原因,考核评估的作用不明显。
要想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使用激励机制很重要。有研究者认为,应通过岗位津贴制度,激励指导员努力工作,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制度。131(P93)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激励制度还未建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用的激励也仅限于精神层面,对其物质激励等基本没有;有些省市从体彩公益金里提取一部分资金来激励一些优秀的指导员,但由于对其管理的松散,在激励过程中存在着走过场和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激励效果不佳。
三)培养体系不完善,继续教育力度不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应包括岗前培训和岗后继续教育两部分。目前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主要是岗位培训,在组织形式上,没有充分发挥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资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时,国家级由八大体院组织培训,一、二、三级分别由各省、地市、区县体育行政部门组织。在培训内容、形式、时数上也不太合理,培训内容繁多,缺乏对项目技能、指导能力的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比较笼统;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时数有限,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岗后继续教育能使社会体育指导员汲取新鲜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指导体育人群锻炼。但目前,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岗后继续教育还没有具体的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取得资格的同时也结束了学习,知识技能陈旧,经验模仿传习,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有些责任心较强的指导员在进行指导时,多是个人自学,或是借助于媒体自学;经济条件好的,自费参加各种培训班;而有些指导员仅靠一套拳、操,对锻炼者一连指导几年,效果可想而知;至于一些新的体育法律法规、好的组织管理经验就无从谈起。也有些省市认识到岗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受到广大体育指导员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持续、正常进行。
四)保留措施不力,队伍不稳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保留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方法留住所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保留措施有社会地位留人、物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制度留人等。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保留措施不力,对其激励也仅限于政府部门的精神激励,对其物质激励不够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地位低,还未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补贴制度,约束机制也未形成。所以,每年有许多热心人加人到社会体 育指导员队伍中,而又有许多人不履行指导员职责,退出该指导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干与不干一、样,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发与管理的对策一)规范选拔程序,优化队伍结构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队伍的素质应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首先,应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配置队伍。通过调研,核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人员分布等情况;根据我国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预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数,包括各等级、年龄、性别、指导类型的需求数,各省、地市、区县可参照此办法预测;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计划。其次,根据总体规划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发布招聘信息,鼓励体育院校的学生、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等加人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候选人范围。第三,严格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等对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第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委员会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采用笔试和技能测试,从思想道德、体育法律法规知识、体育基础知识、指导锻炼知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具备的示范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使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加入之日起就具备良好的素质。各级别晋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要严格考核其指导年限、指导能力、工作情况等,严把进口关,切实选拔出素质较高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一支配置合理,数量和质量都很过硬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二)加强协会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仅停留在数量的建设上,如果不去很好地管理,只能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管理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各省、地市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具体负责注册登记、学习交流、培训、管理监督等,使其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之家,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活动,维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正当权益。[51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信息库,对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加强管理,跟踪服务,积极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指导对象和场所。加强社会调查,将需要体育服务的人员组织起来,按其意愿分项目登记造册,以便及时派遣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其进行科学指导。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实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情况从社会体育指导员吸引和指导参加锻炼者人数、组织锻炼与竞赛等活动的次数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对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履行职责的撤消资格,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培养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岗位培训时,应发挥高校的作用,使其承担一定的培训任务。在培训内容、方法等方面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对政策理论知识、体育基础知识等可进行统一授课或自学,而对于组织管理知识、锻炼指导知识可根据申报人的指导项目、指导类型等分别进行授课、指导;各类型的指导员培训时应有所侧重;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可采用授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使其形成一种制度。各省、地市可根据当地情况,以所在地市体育院校(系)为培训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地采用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可利用集中学习、指导经验交流、健身方法大展示、举办表演、比赛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教育技能培训,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体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析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发与管理现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biyelunwen/1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