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结业论文发布时间:2014-06-25浏览:次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2004年4月8日说,中国有.8亿农村劳动力,1.6亿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它非农业生产,3.2亿为农业劳动力,而实际需要农业劳动力为1.7亿,意味着有1.5亿富余农业劳动力在实行就业转移,外出打工;加上农村实行分田到户,使农村劳动力具有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很难组织集体的体育活动。
研究方法及对象. 研究方法.调查法20o3年组织井冈山师范学院名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后,采取随机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基本效仿1997年国家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的设计而成,符合社会学的研究要求。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为本文提供依据。
数理统计法本文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8.社会统计软件和PIV计算机进行处理。
研究对象江西省11个地级市,41个县、市、区,6o个乡镇,l20个村民委员会的16岁以上男女农村居民,随机样本17o2人。(少部分乡镇所在地的居民,也近似处理为农村居民结果与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的现状.多数农村居民对我国推行《纲要》的情况不了解 1997年《报告》公布和20o3年本课题组在江西农村调查的结果,我国城乡居民有65%的人没听说过《纲要》,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居民,分别占总数的71.39%和63.51%。3.2 我国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观因素第一,宣传鼓动的力度不够。
国家关于开展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有许多好的政策措施,由于有关部门的行政意识、工作方式、宣传途径等原因,使这些好的政策措施传播限速。全民健身计划花了两年的时间做宣传鼓动,但仍有6O%以上的农村居民不知晓,距“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要求甚远,足以说明我们的宣传乏力。
第二,地方政府群体工作相对滞后。我国发展至今,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中心,压力很大,政府官员无暇顾及农村体育的发展,职能部门又元能为力,只好形式作罢,实际工作不深入,以致于农村体育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实。
第三,政府的投资力度小且投资偏向。2003年国家和省市两级总计投入6.536亿元(体育总局本级彩票公益金2.4亿元,各级政府的投资为4.136亿元),这个数字仅为1990年德国的七十分之一、丹麦的四分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信息所大众体育数据库)。且我国政府投资倾向大、中城市,小城市受益甚微,蜻蜓点水,无济于事,乡镇一级更是难其项背。
第四,农村居民本身的认识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花钱买健康”的认识不足,“吃好、睡好、身体好”、“劳动健身”以及“自然环境养人”的认识普遍存在。第五,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有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他们多有以扑克、麻将等打发时光的不良习惯。等等主观因素影响着我国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
客观因素第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没钱买健康。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城乡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在逐年增加,但2003年的统计表明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的比率为3.23:1(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城镇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91:l,全国与西部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70元和1796.46元(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差距较大。
“衣、食、住、行”、“生儿育女”、“养老敬老”等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体,生活性支出占了总收入的62.63%。因此,缺钱是农村居民不作为的主要因素。第二,缺乏场地、器材、指导员等必要的体育资源。全民健身工程启动以来,1997年、2001年《报告》以及本课题组在江西的调查均表明体育资源紧缺是广大群众反应最强烈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把增加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和壮大社会体育骨干队伍被列为二期工程实施计划的主要任务,工作做了不少,也取得一定实效,但在地大人多的中国,问题乃十分突出,尤其是农村。如李志坚同志在2004年指出,我国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达到31.8万人,与1998年统计的10万人相比翻了3倍,平均每个居民或每2516个农村居民拥有1名,但远不如发达国家,距广大群众的需求相差甚远。
第三,由于繁忙的劳动和家务,使得农村居民无暇顾及体育健身。1997年、2001年《报告》和2003年本课题组在江西对“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的调查结果,“无时间参与”均排在首位,分别为59.42%、53.8%和.2%。第四,农民具有人员分散,不易组织的特点。
结论与建议. 结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三分之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因素,群众体育存在着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现状不可乐观。尤其是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问题突出,农村体育工作距“工程二期目标”要求相差悬殊。条件左右意识,意识制约行动,没有农村居民的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全民健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今天,各级政府应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农村居民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保证全民健身工程全面、健康、有序地开展,使之真正成为亲民、便民、利民工程。
建议.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全民健身的宣传鼓动工作。国家关于农村体育的许多好的政策不能只说在嘴上,要让农村居民“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就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重视区域、城乡体育的共同发展,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农村居民需要“高含金量”,但更须有“高落实率”。农村公益性体育事业的投资应以政府为主,且应“阳光普照”。
农村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促进农民增收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各地政府必须把农民增收摆在首位,使农村居民真正富裕起来。
只有农村居民口袋有钱了,生活改善了,体育健身的意识才会有提高。
农村体育健身应按政府80%,集体20%的比例筹措资金,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统筹安排、点面结合、逐步发展的原则配置场地设施资源;采用专职、兼职与业余相结合的办法,缓解农村体育指导员缺乏的矛盾;体育活动指导站应建到乡镇,坚持定点和动点相结合的开展工作。
农村居民有其生活、劳动特点,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应坚持与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相结合,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文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开展农村居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个人活动可不拘一格,贵在坚持。集体活动应突出普遍性、民族性、趣味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定时、定点组织开展。同时加强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教育,引导农村居民主动参与,提高体育健身意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如何增强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biyelunwen/1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