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结业论文发布时间:2013-12-06浏览:

  内容摘要: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弗雷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深刻地揭示了国际专业分工论的民族自私本质,他最初也提倡经济自由主义。自1825年出使美国以后,受到美国财长A•汉密尔顿的影响,并亲眼见到美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成效,乃转而提倡贸易保护主义。

  关键词:自由贸易保护贸易国际分工利益分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有部分人误认以为一国的自由贸易程度越大,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越有利。甚至有许多人认为发展中国家贫穷的根源在于对外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化程度不高。但也有学者认为自由化程度过快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这便涉及到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员的中国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国际贸易政策和理论来服务于国家利益,加快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尽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的中坚力量。

  在西方经济学中,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由来以久,并且始终不曾停止过,正如萨缪尔森所言“谬误的理论之所以坏,不是由于在理论上一定讲不通,而是由于将其原则付诸实践必会导致恶劣的结果。”因此,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进行粗略的分析。

  国际贸易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经济学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经济学直接关联着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的切身经济利益问题。经济理论的构造和取舍,价值与是非的判断,不管经济学家是不是自觉地意识到,他们都极其强烈地受到各种即得利益的牵制。因此,经济理论是为一特定阶级服务的。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重农主义者卫护地主的利益;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则相信资本家(他们赚取利润,为的是进行再投资,扩大其生产);马克思把他们的论点倒转过来为工人辩护。马歇尔则充当的是食利者的战士。而现代英美学派的经济理论,如凯恩斯主义,却完全是为国际银行家和大垄断商人服务的理论。

  经济学说,通常把阶级利益假托为国家利益。西方经济学说,从其诞生时期起,就具有鲜明的为国家经济政策服务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经济学说通常都是以人民利益代表者的姿态出现,同爱国主义混合在一起,把阶级利益假托为国家利益。所以,一般幸福的口号往往暗含有国家利益的主张。由于理论是在划分阶级的社会里建立起来的,所以,口号表示了对一特定阶级的同情,并在增进国家财富的掩护下鼓吹有利于那一阶级的政策。

  国际贸易学说,作为经济学说的一个重要分支,毫无疑问,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19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关于经济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政策的言论,实际上往往反映了民族利益和跨国资本利益的尖锐争夺。

  19世纪的英、美、德、法等国关于保护主义制度与自由主义制度的争论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因此,一个国家,无论占统治的是保护关税制度还是自由贸易制度,或者是以这两者的原则为基础的混合制度,完全取决于该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出自国家及其统治阶级的利益。

  国际贸易学说主要理论的产生背景

  国际贸易学说的发展基本上分为两大主线即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及其弟子大卫•李嘉图。他们理论的提出正值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代表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中,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差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的商品。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因此,自由贸易理论反对民族工业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政策。为了保证劳动力、资金、资源等要素能在世界市场中根据供求关系自由流动,斯密和李嘉图倡导排除国界、也无民族国家意识的泛世界主义。事实上,这一理论在鼓吹“泛世界主义”的表象之下,其最大利益却是有利于工业发达国家,有利于当时工业技术独占世界市场的英国资本主义。其真正目的是保障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工业霸权地位。

  国际贸易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服务于国家利益。一国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经济理论,制定适合国情的国际经济政策。尤其作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处于不利地为,更应该借鉴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贸易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biyelunwen/10612.html